隐性厌女,都藏得很好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隐性厌女,都藏得很好

“你察觉到了吗?”

潜意识中存在的隐性厌女你能说出几种?

很多人的反应会愣一下,哈?什么是厌女?什么又是隐性的厌女?

有人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总结:对于男人来说,厌女表现为歧视、攻击女性,而对于女人来说,很多时候是自我否定。(但这并不代表,男人就一定厌女,女人就一定不厌女。)

(来自 B站up主 花小雕)

最基础的隐性厌女可以是网络热梗:不要试图和女生讲道理。这背后反映的心理是,认为女人是不理智的情绪化动物。但当女人尝试和男人讲道理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也说不通。

也可以是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学习论:女生学不好数理化。这依然是在弱化女孩子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学习能力是因人而异,而非因性别而异。在情商上,女孩的早熟比起男孩的成长,也一直快半步。

在影视剧里表现为,女性角色之间只有“雌竞”:为名争、为利斗、姐妹互撕抢男人。事实恰恰不是这样,雌竞不会不存在,但肝胆相照的友谊也存在。这种友谊并不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在舆论场里,也是女生更能与女生共情

“防火防盗防闺蜜”这句话已经很久没有敢再出现在影视作品里了,因为它就是一种隐性厌女。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感情关系,厌女让“我只是一个普通男人”的男方成了隐形人。回想《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她遭受的辱骂确实比出轨的许幻山要多。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直男癌”?因为直男癌有时候也是一种隐性厌女。直男癌患者默认女生应该是怎样的,从而闹出了笑话。

生活里,“拜金女”的论调也屡见不鲜。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女人才知道喝西北风过不了日子。

“没有钱,所以她离开了。”这种感情线甚至在很多电影中,都是一条花费笔墨去刻画的主线。然而,你不能给对方好的生活,人家又为什么要陪你浪费青春呢?

容貌焦虑是一种隐性厌女吗?也并不能否认。还记得前几年起初的网络热梗里有一种“素颜情结”。

素颜情结是指喜欢把女生的妆后和女生的素颜做对比,格外放大化妆的神奇力量。很多视频是这么拍的,男朋友一不小心看到了女朋友的素颜,被吓得五官乱飞,评论区纷纷表示“老铁666”。

“你要她形象好、气质佳,又说化了妆?”

还好现在的女生大部分默认,化什么妆、穿什么衣服,都是为了取悦自己。素面朝天也好,精致得益也罢,看场合,看生活的需求。

谈到素颜,不能不说体重,暂且成为“体重情结”。娱记们采访男明星,你觉得160公分的女孩体重应该是多少? 有人说,90斤,有人答,100左右吧,有人说你多重都行。这无形中就令公众人物judge了女生体重的标准。

容貌焦虑和白瘦幼审美,到头来演变成女性对于社会审美的一种自我规训。这使很多人一边抵抗着容貌焦虑,一边不能坦然变老。这种焦虑最容易移情到女明星身上,女明星因为要拉长职业的黄金期,往往会形成一种“青春永驻”的状态,而人们有时候会忘记了荧幕之外的她们也会变老。

每一个女演员产后复出的时间都是最难熬的。从身形到发型,从皮肤到眼神,她们被评头论足。与其如此,不如在生育之前就接受,生育是一场与新生的置换。

陶虹曾经评价过泛滥的“白瘦幼”审美:白瘦幼审美盛行代表了男人本身的不成熟和幼稚,没有攻击别人的意思,因为如果你不能欣赏一个跟你一样聪明、跟你一样有品位、一样学识的女性的时候,说明是一种男性的不自信嘛

当下最热门的耽改影视,也被认为有“厌女”之嫌。因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无论是宏观上还是细节上,女性角色所占的比重约等于零。

其实耽改剧恰恰是一种“女性的赋权”,因为其中的男性形象往往是为女性审美而服务的。甚至大行其道的“泥塑行为”,也是为男性赋予了女性特质。

也有人指出,耽改观众所幻想的是一种完全平等的感情。说白了,是一种对美好感情的向往,而并非“喜欢看男生”就是厌女。

但是饭圈文化中存在的隐性厌女行为却不少。无论是BG剧里喜欢男演员,而转头辱骂和攻击合作方女演员;还是BL剧里因为自己的CP要锁死,而厌恶任意一方与女演员营业,都有厌女之嫌。因为营业之下,女演员也只是在完成宣发任务。

希望女性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也希望隐性厌女可以被更多人觉知。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定义自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