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心声 | 李虎:希望可以保持建筑的一点纯粹
时尚
时尚 > 出飒 > 正文

2022心声 | 李虎:希望可以保持建筑的一点纯粹

中国城市面貌在这二十年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与发展,知名城市建筑物成为了这条时间线上的经纬刻度:北京当代MOMA、上海油罐艺术中心、UCCA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等等具有极高辨识度的地标建筑,均出自李虎和他的OPEN建筑事务所之手,而有关人、自然与建筑三者的未来关系,李虎也在与事务所的团队们默默重构、创造新生。

作为一名蜚声国际的建筑师,李虎的工作履历相当具有说服力:清华毕业、留学美国、“出身”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并设计了一系列都市建筑作品,包括北京当代MOMA、深圳万科中心和南京四方美术馆等,而北京当代MOMA的这个项目,不仅获得了2009年世界高层建筑协会最佳高层建筑奖,也为李虎在城市中建造大型综合体、同时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创性实验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喜人与可行的成果:“当时的中国的建筑创作的氛围和现在还是略有不同,因为房地产是一种腾飞的阶段,所以开发商会有一种更加开放的或者是更加冒险的精神,我们就会有机会做一些这种大型的一种社会实验。”顿了顿,李虎接着说;“我称之为社会实验,就是把社区打开,承载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比如百老汇电影院、库布里克书店这种文化内容的植入。再包括到后期的成都来福士,早年间的都是非常开创性的设计。后来行业反而越来越保守,更加趋于商业诉求,所以我就退出了美国事务所,回到了国内。那时候我就想清楚了,我更适合参与到公共文化类型的项目里,去探寻文化建筑的潜力。

之后,李虎和黄文菁共同创立了OPEN建筑事务所,并与跨越不同领域的合作者一起实践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设计策略的研究与创造。OPEN 的作品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并荣获多项海内外跨行业大奖,目前已经落成和正在设计实施的城市项目包括:歌华营地体验中心、田园学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清华大学海洋中心、深圳坪山大剧院、上海油罐艺术中心、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烟台时光塔等。

在今年最新投入使用的山谷音乐厅,已经举办了不少音乐会甚至时尚类相关的发布活动,它就如同一枚远古的巨石,轻轻地落在河北承德金山岭的山谷之中,对于李虎与 OPEN 来说,这并非一个典型的“音乐厅”,而是延续了 OPEN 一贯突破、不同、“不走寻常路”的设计理念与尝试。李虎例证了古人与音乐的关系,大多都是在非全封闭,亦或是户外的场所里,比如中国的寺庙、西方的教堂,甚至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露天开凿的剧场里 —— 一种非常有场所精神的特别空间内。“所以山谷音乐厅跟我们大多数所熟知的这种音乐厅是不一样的 —— 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场域。”李虎如是说。无论是建筑顶部能透过阳光与自然风的孔洞,还是深色的混凝土色调的粗粝感,甚至没有传统的座椅,都时刻在提醒空间内的观众 —— 请倾听自然的声音,以及你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即便如此,这座建筑本身的声学属性,已经得到了细微之极考究的推敲与打磨:“最终我们实现了1.45秒中频的混响时间,同时又能体会到它的低频饱满,厚实又温柔。”在李虎看来,山谷音乐厅并不属于当下主流讨喜的“平滑美学”,但他深信,每一个来到现场空间的人一定会被震撼、被感动,这是把人和空间都放回到自然这个原始的环境中,一些超越表象的建筑所能传达出的精神,超越了当下时间维度的东西,去和你我内心里更为深层次的力量发生了关联与共振。

让人与人,人与自然发生更紧密的联结,是李虎回国之后一直在钻研推敲的建筑课题。如今城市扩张导致的水质、土壤以及气候变化,人类足迹对整个生态以及物种多样性带来巨大改变,甚至城市本身人群之间关系的互相不信任、不友好,缺少关怀,都是值得业者每一位地球居民所需要警醒的。就在前几个月,李虎有机会得以去到美国和欧洲长途旅行。在那些较早走出疫情的地区和国家,很多城市爆发式地社交反弹:去接触、去社交、去旅游,在公众空间里人们再次相聚在一起,人们本能地渴望这种线下社交模式。这让李虎思索,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谦卑?是感恩?是敬畏?是让每一个人重新考量:我的每一个不经意间的行为,都会给自己、甚至这颗星球,带来一种怎样的后果?

李虎选择以自己的作品,一个又一个公共文化建筑,去表达他和 OPEN 的反思与考量。无论是前文的山谷音乐厅,亦或是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深圳坪山大剧院等等,李虎的操作方式都是 —— 把它们“打开”,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我希望打开建筑的形态,改变这些公共空间原来传统的封闭式状态,里面那么多精彩的内容,我希望能让大家都看到,并加入进来。”之于李虎来说,建筑都是有“性格”和“故事”的,所以需要“社交”、需要“聚会”,需要一种开放的性格与姿态,与自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地理上的,还是意识上的,才能让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更为紧密。

未来,李虎与OPEN 依然会深耕于中国城市的文化空间的拓展,创造出带有全新语境下,一种更为有趣的文化空间、文化机构、文化设施:“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其实都是从西方开始的一种很古老的建筑类型,我们不能会把这些在西方很成熟的建筑类型照搬过来,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重塑,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的特殊语境和现状。OPEN 的工作是边缘的、非主流的,甚至是一种夹缝中生存,我们有时候获得到的项目机会,反而是一种很特别的自由体验,是突破、创造出来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这才是当下和未来,最为吸引我的一件事情。

凤凰网时尚: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的2022年。

李虎:变化。就像之前提到的,我今年花了两个半月在国外旅行,从美国的东西海岸,再去到了欧洲各个国家,观察着这个世界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战争创伤再到疫情前后的挣扎,以及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我见证了世界在分裂中又重新连接,我很庆幸自己亲历了一个非常有趣又特殊巨变的时期。我们其实都很期待,作为一个集体,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这种变化之后,下一个五年,下一个十年,我们将何去何从?

凤凰网时尚:您希望2023年能够做到什么?

李虎:可能就是为了去适应这种变化,去改变自己。比如面对自己生活的变化,OPEN事务所工作的一些项目的类型,包括我们要打交道的这种群体的变化,包括整个的国内国外的环境,其实都会让我觉得,我们要自己主动地做一些变化。包括如何能更高效的工作,如何培养事务所的这些年轻人,如何在这种压力下不要丢失自己。总之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改变自己、调整自己,才能去适应性的这种发生的变化。

凤凰网时尚:在2022年遇到过的一些什么样的人或者事,对您起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振奋的作用?

李虎:今年见到了很多多年不见的朋友,就会意识到,大家都经历了非常多难以想象的巨大冲击,但是我看他们都从中恢复过来了,充满活力。其实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重新回到自己工作和生活中,就让我意识到,人类的韧性真的是很惊人的,不管是承受力还是调节恢复到乐观的能力,包括咱们中国也是。

凤凰网时尚:您是如何在当下这种不确定中,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安定和确定性的?

李虎: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帮助的一件事情,就是去阅读历史。如果你把当下发生的事情放回历史中,就会把整个事情看得更清楚一些,那会帮助我们每个人从眼前的焦虑中抽离出来。

还有,对于我个人来说,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事情,还是要专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情里去。比如,因为疫情让我今年的出差变得非常困难,没法去到现场;但是积极的事情,就是我有更多的时间做设计了。所以,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还是要尽量积极地看待你所正在经历的一切。


出品:凤凰网时尚

监制:周周

统筹策划:十七

视频团队:More Time Studio

导演:李鑫

摄影:吴涛

灯光:曹强伟

制片:王雯

采访:斯坦利

摄影:聂云辉

撰稿:F哥

编辑:Zoey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