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争议下的日系化妆品还能用吗?

核污水争议下的日系化妆品还能用吗?

记者:陈玖阳  编辑:Hannie  排版:沁冉

据日媒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已准备就绪,预计于8月正式排放入海,该做法受到国际上的质疑和反对,也掀起国内消费者针对日系化妆品持续的反对声浪。

除了SK-II、资生堂、花王等多家日系化妆品品牌受到冲击外,使用日本原料的国产品牌也受影响,各品牌纷纷声明其产品符合标准,可放心使用。

但品牌的声明并不能消除消费者的担忧,部分网友选择购买百元核盖革计数器来测试核辐射。但实际上,部分店铺在销售过程中无法提供合法证件,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手持核辐射检测仪测量的辐射值不精确更不靠谱,和实验用仪器“有壁”。

那么,日系化妆品还能用吗?日本消费者对凤凰网时尚表示相信本土化妆品安全性,相对而言更担忧食品安全。多位相关专家表示,消费者目前不需退货日系化妆品,更不用为此忧虑。如果实在焦虑,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停用。

部分消费者自测“核辐射”

并发布“避雷+替代清单”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事件后,日系品牌纷纷回应称产品符合安全标准,消费者可正常使用。宝洁表示SK-II产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符合市场监管要求,进口到中国的SK-II产品都主动进行了辐射相关的针对性检测。此外,资生堂、高丝、FANCL、花王等公司均做出类似回应称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和使用。

使用日本原料的国产品牌也受波及。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中国化妆品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于欧美和日韩地区,日本为2022年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地。上水和肌、郁美净、博乐达等多家国产品牌称未用日本原料,使用日本原料的至本等品牌称送检后未检出核辐射污染,皮宝、玉泽、百雀羚等品牌客服回应称产品符合国标。

尽管各品牌均宣称可安全使用,但日系护肤品的核辐射“阴霾”在社交媒体上并未散去。许多消费者选择连夜将“618“大促期间购买的化妆品退货,并表示未来将不再购买。还有人分享了“日系化妆品避雷清单”“日系化妆品替代清单”,以供参考。

社交媒体网友发布日系化妆品避雷清单

(社交平台截图)

消费者小侯(化名)曾是日系护肤品的忠实顾客。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事件初期,她并不在意,但随着美妆群组的讨论越来越多,她也慢慢“觉得这件事好像很严重”,开始搜索App上日系产品备案信息中的产地,整理并在社交媒体分享了“核废水后的日系防晒替代清单”,获得了很多反馈。

与此同时,部分网友选择用盖革核计数器来测试日系护肤品的核辐射值。椰子(化名)曾购买了很多日系化妆品,在短视频上刷到相关新闻后,花了300多元购买了盖革计数器放在化妆品旁,检测了几十个日系化妆品。尽管最终测试结果均未超标,但椰子认为,这个仪器并不精确,或许化妆品核辐射已经超标了,因此她决定“在找到替代品的情况下,不会再购买日系化妆品了”。

手持和专业检测仪“有技术壁垒”

自测核辐射不靠谱

椰子(化名)发布的用盖革核计数器检测核辐射的帖子下有几千条评论和点赞,其中也有网友表达了质疑的声音。该网友认为盖革计数器只能检测周围空气中的辐射值,不能检测极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因此不能作为参考。

在电商平台搜索核辐射检测仪,销量最高的盖革计数器月销量为2000+,价格为200多元,多条最新评论中提到是为了测试日本海鲜或化妆品而购买,客服对记者表示,最近很多人咨询如何测试日本产品核辐射。

该客服称,该款核辐射检测仪可以测x、β、γ三种射线,可实时检测日本食品、化妆品、海鲜、矿石等辐射剂量值以及累积辐射剂量值等,只需靠近要检测的物品即可。多个核辐射检测仪客服称,可以精确检测日本化妆品的核辐射值。但记者翻看产品评论发现,多位消费者追评表示检测仪数据有时会突然狂飙预警,前后检测同一物品数值差距大。

记者注意到,有一电商店铺在售卖盖革计数器时,表示辐射安全许可证“以前有,(新的)还没做出来”。而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中第二条规定,在我国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消费者用盖革计数器检测日本护肤品核辐射值

(社交平台截图)

那么,普通的盖革计数器测试化妆品核辐射靠谱吗?

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家张旭晟在接受凤凰网时尚采访时表示,普通民众自行使用手持检测仪检测日系化妆品所产生的数据不一定准确真实。由于化妆品通常需要实验室放射性核素的检测仪器来检测,对仪器的灵敏度、特异性有较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规范的操作和稳定的检测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仅通过靠近产品,无法排除环境中天然辐射对所检测产品(检验源)辐射强度的干扰,因此手持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辐射强度。

此前据某媒体报道,其咨询的近10家化妆品检测机构中,仅有2家化妆品检测机构具有化妆品或化妆品原料核物质检测的资质,且收费较高,等待时间较长。其中某技术中心可检测的核物质包括了γ放射性核素(碘131、铯134、铯137等)、锶-90、锶-89和氚。上述核物质的检测费用在1500元/样至3500元/样间不等,收到样品后7个工作日左右才可出具报告。

某化妆品公司研发人员王俪(化名)认为,检测核辐射对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很高,比如实验室通常需恒温恒湿,检测时可能对化妆品涂抹厚度等细微因素会有严格要求,以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化妆品里的海洋成分添加可能是非常微量的,很难检测到,她认为,在这方面手持检测仪和实验室的核辐射检测设备可能有“有技术壁垒”。

日本消费者是否也对化妆品

核辐射问题表示担忧?

日本核污水事件后,日本消费者是否也对化妆品核辐射问题表示担忧?是否了解中国目前抵制日系化妆品的趋势,以及担心日本化妆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和未来发展呢?

三位日本化妆品公司业内人士对凤凰网时尚表示,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监测和确保消费品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和国际安全标准,因此作为消费者,对本国海鲜类产品有焦虑,但对化妆品的安全性没有产生过担忧,也没有听说过或考虑过购买核辐射检测仪。

对于中国网友对日系化妆品的讨论,他们认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观念变得更加成熟,这样的动向可能是一时的。

与此同时,对于核污水对化妆品的影响,他们并未在本国媒体或SNS搜到相关报道,且认为化妆品品牌自身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强调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并加强与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的合作来保证产品安全,因此并不担心未来日系化妆品在国际上的发展。

在日华人乔陆一和圈圈所用日系产品占比重超过70%,虽关注到社交媒体上部分网友对日系化妆品的抵制风潮,但据她们观察发现,周边的在日华人和日本人都并未讨论过相关话题,也没有因此而拒绝购买日系化妆品。

圈圈认为,人在日本难免会使用日系护肤品,用不用都是个人的权利。而乔陆一则认为化妆品到不了真皮层,和化妆品相比,饮食健康才是更重要的。

而据东京药妆店工作的小雪感知,此次风波也并未影响日本化妆品的销量。随着日本旅游业的逐渐恢复,日本药妆店的销量反而因外国游客的增多,增加了二到三倍。核污水的问题在日本一直存在,和化妆品相比,日本民众更在意福岛和长崎广岛产的食品安全。

而Yahoo新闻相关报道文章称,中国网民呼吁对日本化妆品进行抵制运动,6月23日东京股市中,资生堂的股价在当日结束时下跌了6.8%,创下了近10个月以来的最大周跌幅。其他化妆品制造商也受到类似影响。资深证券分析师认为,对于日本品牌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但也有分析师认为,这样的不购买运动可能成为消费者改变品牌的“契机”,国际品牌不能低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展开的社交媒体运动的影响力。

日系化妆品还能用吗?

尽管日系护肤品目前争议不断,但研发人员王俪认为,日系化妆品不用退货,也不用为此而过分焦虑。她认为,首先App上能查询的生产地址可能并不准确,化妆品的某一成分可能会有几十家供应商可供选择,原料配比和原料商选择也是企业的商业机密,消费者无法知晓也无法准确判断化妆品产地,另外,国外产品在国内组装的情况,产地标注也可能不明晰。因此她认为消费者和企业间有信息差。其次我国化妆品进口有非常严格的检验标准,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售卖等环节都需要遵循《化妆品技术规范》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进口商品还需要通过海关检测,是十分安全的。

张旭晟认为,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暴露在辐射的环境背景之下。根据国外监管机构评估结果,在日本核废水排放前确能有效除去有害放射性核素的前提下,日本所采用的处理系统(ALPS)能去除有害放射性核素,而核废水中所含的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风险很低。

另外化妆品企业有责任保障产品安全,同时我国消费者的化妆品日暴露量较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低,长期来看,因使用化妆品而产生不利健康风险的可能性很低。

但他强调,从风险规避的角度出发,持谨慎态度的消费者可避免选择含有海洋性动植物成分的化妆品。

前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宋卉则认为,现在日本核污水对护肤品和人类的长远影响并不明晰,如果消费者对使用日系化妆品感受到担忧,则建议低年龄段的儿童、孕妇和备孕的人,以及免疫力低的人群暂时不用日系化妆品,其他人群看需求自行选择。

消费者为“美”而来,却在日系化妆品的核辐射传闻下惶惶不安,自测核辐射值并不靠谱,如有疑虑,可避免使用。另外,公开资料显示,日本并没有出台任何政策和标准强制化妆品工厂进行放射性检测,日系化妆品若想在中国长期发展,是时候该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了。

(文中小侯、椰子、王俪、乔陆一、圈圈、小雪、宋卉为化名,Asuka对此文亦有贡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