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杰的人生,如果以现在的视角去审视,恐怕不少人都觉得她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在女演员最好的年纪远走澳洲,尽管演技得到认可,仍然机会稀少,最后不得不做起泳装生意,直到53岁才重新开始演戏。
林晓杰在电影《小小的我》扮演外婆陈素群
但这也是她的故事激励人的地方,人生比你想象的要开阔,你不必时时都拿“正确”的标准去校对自己,从岔路再走回来,一定会带着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1
“没有什么事是一碗肥肠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个冒节子。”在电影《小小的我》里,林晓杰饰演刘春和(易烊千玺饰)的外婆陈素群,爽利、乐观、脾气火爆但爱护孙子、坚决维护他自尊,合唱团的嬢嬢看不起患有脑瘫的刘春和,喊他傻子,外婆气冲冲地跟人打架。
戴着花丝巾,涂着口红,喊一嗓子,林晓杰就是个地道的川渝外婆,但这个角色的内核很新,比如她能尊重脑瘫孙子的爱欲,帮他抵抗妈妈复读的要求,绝对不是传统的老人形象,林晓杰把新的部分诠释地很生活化,有幽默感,又打动人。你很难想象,这是由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三十多年的东北人演的,这是林晓杰第一次来成都拍戏,每一句川渝话、每一个字她都要一遍遍去听和背。
《小小的我》的编剧游晓颖看过《别告诉她》,林晓杰在里面演华人母亲,不显波澜,有幽默感,表演很高级,这也是她们想要的外婆的感觉,有一种陌生感和隔离感,是生活化的表演,不要有表演的痕迹。
很多人对林晓杰这个名字还很陌生,即使你看过《漫长的季节》,你也很难将罗美素和陈素群关联在一起,一个是絮絮叨叨、一着急就心脏疼,总是抱着热水袋,苦着脸,夹在老公和儿子中间为难,对儿子的命运焦急无力,最后用一团毛线自杀的东北母亲,一个是泼辣、爱护且尊重孙子个人意志的四川外婆。更早之前,她在澳洲喜剧饰演说粤语、爱八卦的Maisy,在好莱坞电影里是清高的华人妈妈。
这些角色之间的跨度很大,不只是角色性格不同,其身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也完全不一样,这对演戏的要求很高,要捕捉角色的特质,融入环境,没有表演的痕迹,这非常难,很多人在表演时会带着自己来处的痕迹,但林晓杰不会,你看罗美素把掉在桌子上的菜夹回自己碗里,儿子死后念叨盐放了两遍时,不会想到这是她时隔20多年第一次回到故土演戏,也是她第一次演东北的戏。
在《漫长的季节》里饰演罗美素
接到《漫长的季节》邀约时,林晓杰很意外,她觉得剧本很好,但是人物跟自己差距太大,林晓杰健壮爱运动,角色总是上不来气儿。林晓杰离开中国多年,角色被困在家庭和时代里无法脱身。
进组之后林晓杰也整日紧张,好友得知她回国约她见面她都婉拒,不想分心。饰演儿子王阳的刘奕铁记得,无论戏里戏外,林晓杰都给她“妈妈”的感觉,从未抽离,她们总是待在一起,每天从现场回酒店的路上,林晓杰会跟他复盘这一天的戏怎么才能更好,一场戏拍四五次,每一次林晓杰都会做很多调整。也因此,林晓杰演活了罗美素。
2
林晓杰曾说,如果大家认为她的戏真实,那可能是因为这些年她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林晓杰是上戏毕业的科班演员,拍过电影,上过杂志封面,不需要试戏就有很多演主角的机会,是当时的明星,早年间的“挂历女神”,被评为“珠影厂十二钗”。
90年代初大家都在出国,林晓杰当时27岁,兴冲冲报名了澳大利亚的留学项目,交了学费,报完名她就后悔了,故意乱填签证表格,希望可以被拒签,但是命运仍然把她推到了澳洲。
去澳大利亚后,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不会英文,林晓杰只能做最辛苦的工作,她在服装厂剪线头,一件衣服一毛钱,有一次要赶工,价格提高到了一小时三块钱,林晓杰剪了一个通宵,赚了21块钱。林晓杰干活认真、实在,工厂老板开始教她车衣服。
她每天上四个小时的课,同时打好几份工,去唐人街的牙医诊所当护士,在华人俱乐部里做DJ、唱歌。林晓杰当时没觉得苦,也不怜悯自己,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她觉得挺自豪的,不当演员了,她也可以踏踏实实地打工,不去考虑自己以前是有名气的演员。“你看看,我拿得起放得下。”
其实刚去澳大利亚时,林晓杰就有一个足够好的事业开端。她参与了由留学生出演的话剧《黑眼睛》,观众虽然不多,但也让一位导演留意到了林晓杰,她因此获得了电视剧《Under the Skin》的拍摄邀约,出演女主角。这部戏让她拿到了澳洲影视业界最高荣誉奖(AFI)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入围的其他演员很多已经是好莱坞的明星。
剧的反响很大,业内对她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有知名杂志采访她,当她以为可以在澳洲做一名职业演员时,现实很快就泼了冷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华人为主角的影视剧非常有限,好几个月林晓杰也接不到好剧本和好的角色,她把重心逐渐放在了生意和家庭上,她搬去了另一个城市,退出演艺圈。
这次退出演艺圈就是20年之久,就像演戏时一样,林晓杰做服装生意也是一头扎进去,她发现澳洲对泳装的需求很大,她开厂制衣,一开始做外包,后来经营自己的品牌。
在亚裔演员普遍处在困境,一边端盘子一边等机会的时候,林晓杰专心做起了生意,这带给她不输于演戏的成就感。一直到现在,林晓杰看人就知道对方适合什么样、多大码数的泳衣,“弄不好我对这一行比对演戏都专业”。
有员工曾经说林晓杰不会享受生活,除了工作,什么兴趣都没有。这是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决定的,她小的时候学评剧,老师把她当角儿培养,每天清晨练习拿大顶、头手倒立、翻跟头,只要动作慢了,老师就拿木头做的刀坯子拍她的腿,林晓杰会假装踩掉鞋带,借此喘口气,每次妈妈去市评剧团看她,都是哭着走的。直到后来林晓杰离开了评剧团,去了上戏,她曾一人分饰十五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离异女性,排演“十五桩离婚案”,给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2014年林晓杰回到上戏参加三十年班庆,大家在谈这些年创作的体会,很多老师和同学说:“林晓杰你怎么能改行呢?”
此时距离林晓杰不演戏已经20年了,儿子已经高中毕业。这次聚会后,林晓杰做了一个决定,她要重新开始演戏,她把生意交给经理人打理,联系澳洲演艺圈的朋友:“我回来了,我想演戏!”
3
重新回到阔别20多年的演戏行业,林晓杰担心自己记不住台词,但拍了第一个镜头后,她就再也不担心自己会演砸了。
林晓杰的心态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演戏追求美,现在美不重要,真实才重要。演戏也少了很多杂念,她不追逐红,也不想忙得团团转,不去强求某个机会,选择能胜任又喜欢的角色,享受塑造角色的过程。
现在每拍一部戏,林晓杰都在重新适应演员这个职业,她说,到了退休的年纪,自己才“刚刚开窍”。她也做到了表演老师魏淑娴的要求,她记得在上海戏剧学院时,魏淑娴不许学生在上课时化妆。“她说好演员永远不要有自我意识,永远要忘掉你自己,为角色而活。你化着妆总去自我欣赏,怎么投入到角色里?”
魏淑娴曾经告诉林晓杰:“作为一个好演员永远不要只创作一个类型或者只演你自己,好演员是可以创作出各种性格的人。”这句话她一直记到现在,“她说,林晓杰,你要去做这样的演员。”
2015年林晓杰演出澳洲喜剧《罗家》(The Law Family),角色需要说粤语,林晓杰在给香港老板打工时,练就了很好的粤语。虽然戏份不多,但是林晓杰喜欢演喜剧,她从小就喜欢讲笑话。
几年后《别告诉她》的导演找了上百个会中英双语的演员,直到看到林晓杰自我介绍的视频,导演一下就定了她,“这就是我要找的女演员。”导演和林晓杰熟悉之后,才发现原来她和角色差别很大。这部戏也给林晓杰带来很多机会。
林晓杰今年63岁,她经常忘记年龄,要过生日了,她才重新算自己到底多大了。如果以现在的视角去审视林晓杰的人生,恐怕不少人都觉得她走了弯路,浪费时间,在女演员最好的年纪里远走澳洲,尽管演技得到认可,仍然机会稀少,最后不得不做起服装生意,直到53岁才重新开始演戏。
但这也是她的故事激励人的地方,人生比你想象的要开阔。你不必时时都拿“正确”的标准去校对自己,从岔路再走回来,一定会带着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人到了一定年龄,经历的多,故事也就多了,演员有机会能把剧本提供的复杂人物性格像万花筒一样地展示出来,那是一件多过瘾的事儿啊!”林晓杰曾在采访里说自己并不会因为年纪而焦虑,这只会给角色带来更加丰富的层次。
就像在拍摄《漫长的季节》时,辛爽曾告诉她,“您表演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东西。”林晓杰没有追问“特殊的东西”是什么,但她知道,这一定和她此前的人生有关系。
编辑:Tristan
撰文:周取
美术:小乙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