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式消费”!韩国年轻人借债买奢侈品
时尚
时尚 > 女人天下 > 正文

“自杀式消费”!韩国年轻人借债买奢侈品

韩国明星似乎正在霸占四大时装周的看秀席位,屈服于韩国年轻人惊人的消费力,各大奢牌近年疯狂加码韩国市场,几乎每个品牌都至少有一个kpop代言人,这个现象并非偶然,毕竟,韩国年轻人的奢侈品购买力可是压倒性的世界第一。

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指出韩国是世界上人均奢侈品消费最多的国家,根据报告,2022年,韩国人在个人奢侈品上的总支出增长了24%,达到了168亿美元,平均每人消费325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是2250元)。相比之下,美国才280美元,而中国更低,只有50美元。

年轻人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据乐天百货和现代百货的统计显示,20-30岁消费者的贡献占总销售额的45%左右。

在首尔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着奢侈品的年轻人,仿佛没有一件像样的名牌就不能出门一样。如此惊人的奢侈品购买力,让人不禁疑惑,韩国年轻人真的这么有钱吗?显然并非如此,如今的韩国年轻人奉行着“吃饭像穷人,穿戴像富人”的消费哲学,甚至宁可背负债务,也要追求奢华。

奢侈品背后的债务危机

韩国年轻人俨然已经成了“全球首负”, 据统计,39岁以下年轻人平均负债1亿韩元(约52万人民币),但仍将收入的60%用于奢侈品消费。家庭负债率突破104.3%,成为全球唯一负债总额超过GDP的国家。

有钱就花,没钱借钱也要花,许多年轻人宁愿蜗居在不足5平米的考试院隔间里,靠泡面度日拼,也要全身名品,甚至一些中学生通过兼职购买奢侈品,这种“借钱买奢”的疯狂,正在撕裂韩国社会的未来。

韩国年轻人“借贷买奢” 的触目惊心,浓缩在了36岁的具永奎身上,尽管他的月薪只有70万韩元(3640元人民币),但他依然申请了四张信用卡,加起来总额度高达4054万韩元(21万元人民币)。

他用这些卡开肆无忌惮地消费,不到一年就刷爆了所有信用卡。为了还清贷款,他只能每天打很多份工,拼命工作偿还利息,最终因为健康问题失业,债务滚雪球般增长。巨大的压力让他曾三次尝试自杀,最终在破产后才得以免除债务。在韩国,过着和具永奎一样生活的人并不少,对韩国年轻人来说,透支简直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疯狂借贷的背后是社会、政策、文化与资本的四重绞杀

1.甜蜜的消费毒药

韩国信用卡普及率一直在亚洲前列,人均信用卡使用次数远超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这其中少不了看似甜蜜的消费毒药,为了刺激消费,银行与品牌联合推出“零首付购包”计划,消费者无需支付首付款即可通过信用卡分期购买商品。不仅如此,还有 “首年免息”、“ 支持5-8年的超长分期”等政策来刺激消费。尤其是 “校园贷”产品,几乎无需收入证明即可申请,额度刚好能覆盖奢侈品价格,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2.没有LV,简历无人问津

除了便捷的贷款政策外,韩国社会“以衣取人”的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借贷买奢”。据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15-29岁青年平均需11.5个月才能找到第一份工作,且即便找到工作,薪资也普遍偏低。在阶层固化的背景下,奢侈品就成为了“跨越阶级”的幻觉:一个LV包可能比学历更快获得社交认同。穿戴奢侈品的求职者面试通过率高出不少,LV、Gucci等品牌成为“阶级通行证”。正如《黑暗荣耀》里的妍珍,因为相亲时穿了一身Dior,才得以成功嫁给富豪老公。

“身份焦虑”不止存在于职场,也存在于社交媒体上, Instagram上人均奢牌加身的韩国博主,也让年轻人陷入“不晒即输”的攀比链 ,奢侈品逐渐成为了当代韩国年轻人的社交敲门砖。

3、绝望中的及时行乐

阶级固化下的韩国年轻人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房买不起,娃养不起。首尔房价5年涨400%,年轻人需不吃不喝80年才能买房。购买奢侈品便成了一种对抗现实困境的方式。在高房价、低薪水、以及高失业率的压力下,拥有一件奢侈品就仿佛能短暂逃离社会的沉重负担。这种“YOLO”(You Only Live Once)消费心态让他们愿意背负巨额贷款,仅仅为了追求一时的虚荣与快感。

4. 饭圈经济:偶像与奢牌的共谋

就算你不需要用奢侈品来跨越阶级、填补空虚,韩国年轻人也难免为哥哥的“同款”买单。奢侈品牌深谙“粉丝为偶像买单”的逻辑,将Kpop IDOL形象与品牌价值绑定,拉动销量,尤其是在“校园贷”的助力下,使得韩国近年来“借贷买奢”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

甚至连小学生也陷入了这种消费旋涡,因为喜欢的艺人成了GUCCI、DIOR、CHANEL、LV、MIU MIU等奢侈品牌的品牌大使,为了追随他们粉丝们也蜂拥而至进行购买。韩国部分低年龄层过度消费奢侈品,给他们的父母家人或者自己的未来带来了很大负担。

“姑姑,给我买一个GUCCI钱包吧!”

31岁的上班族被刚上高中的侄女问可不可以给自己买一个NewJeans HANNI代言的GUCCI钱包作为入学礼物。

当代韩国年轻人白天是光鲜靓丽的精致冷都男女,夜晚蜷缩在考试院的隔间里刷着分期账单,为了追求“心灵上的满足”,把自己拖进了债务的深渊。韩国年轻人的“自杀式消费”,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一面照出现代资本主义畸变的镜子。

在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昂贵的房价、越来越高的失业率下,奢侈品也不过是韩国年轻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罢了,然而背后却是沉重的债务负担和日益加剧的心理压力。

依赖奢侈品来证明自我价值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追求物质和外在认同的背后,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如果这一趋势继续,韩国社会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年轻一代的未来也将因此蒙上阴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