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炒作中国“爱国主义”
战后,在媒体和一般国民眼里,国家和政府一直是以对立面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在行政诉讼中,如果政府的某个部门败诉,报纸标题就会是“国(家)败诉”。现在,只有极端的右派政客和街头闹事的右翼团体,才会高喊“爱国”。
日本右翼就“巧妙”地利用了中日之间这种意识的差距,大肆宣传中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在中国是理所当然的事,进了一般日本人的耳朵,就会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反感。
中国人大概没有一个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但日本人中,很少有人会表现这种情绪。我在一个企业教书时,有个学员性格豪爽,我说:“你怎么不像个日本人呢!”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了。如果人家说我不像中国人,我非得跳起来。但不想这个学员不但没生气,还在办公室里到处跟同事说,“嘿,嘿,马老师说我不像日本人”,显得很高兴。这种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了,但在平时的接触中,具有“自我憎恶感”的日本人不在少数。
过分强烈的“自豪感”
但日本人作为一个集体的自豪感、荣誉感,有时却是很强烈的。比如,这次日本的国际紧急救援队到中国,不但带去了生命探测仪器等先进设备和生命探知犬,而且很多队员是有过多次地震救灾经验的。他们很希望能够在四川抢救出哪怕是一条生命,以显示日本在抢险救生方面的高水平。因为没有达到目的,所以队员回国都有些灰溜溜的。
到四川的日本医疗队,是带着相当于野战医院装备的,要求到重灾区去,他们并不满意中方将他们安排在成都的华西医院。甚至为此与中方争执了一天半才开始工作。但由于“自豪感”在起作用,他们既没有考虑到救灾的统一安排,也不懂中国人绝不会让客人去冒生命危险的习惯。当然,日本人的献身精神是值得赞誉的。听说,后来双方磨合得不错,日本医生还提出了不少合理性建议。其中,曾在日本留过学的中方医护人员,起了很好的沟通作用。(马挺)
日本其实还是那个日本
四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因为日本的援助,“另一个日本”突兀在中国人面前——中国人“对日观”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一时间,感谢声铺天盖地,“日本原来不像过去相像的那么糟”,甚至还有人迷惑之前是不是有些地方“冤枉”了日本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在此次地震中对中国的援助的确需要中国人感恩。但如果据此就认为日本发生了“改变”,无疑显得过于肤浅。
这些年来的中日龃龉,从中国方面来讲,是长年以来没有把日本看作是一个应当平等对待的近邻。不积极了解战后日本的发展,没有全面细致地分析在政治世代交替后,日本舆论、日本人的意识、特别是年轻一代政治家的素质变化之果。
有一家中国电视台的“名嘴”,跑到日本转了一趟,发出了一句类似“我们所不了解的日本”的“名言”。可是为什么没有反省一下,怎么会连“一衣带水”的邻邦都会到了“不了解”的地步呢?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呢?
日本方面又如何呢?根据可以查到的记录,日本NHK电视台最初播放中国节目是1972年1月30日,内容是中国有关第31届世乒赛的纪录片。35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仅NHK就播放过有关中国的节目近5000个。其中包括《丝绸之路》(新老版)《大黄河》《中国—12亿人的改革开放》《始皇帝》《故宫》《变貌中国》《激流中国》等大型连续特别节目330个。
中国媒体的态度,影响了一般国民的对日感情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逐渐蜕变为“问罪”先行,反“靖国”先行。诸不知,这正好中了日本极右分子的下怀。他们唯恐中日关系良好,借中国媒体、网络的反日言论,在日本民众中极力煽动反华、厌华情绪,宣传“中国恐怖论”,挑拨中日两国民众的感情。
同时,多年来,我们判读日本,都是以中国人的价值观为标准的。误认为,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是相同的,是非标准也就应该是一样的。我认为是错的,你也应该认为错。却不知,中日两个民族貌似相近,但各自的文化背景迥然相异。而恰恰是面貌、文字的相像,妨碍了我们认清这一点。日本人也是同样。这就是中日两国民众长期不能互相了解,互相谅解的关键所在。
日本救援队员集体向中国遇难者遗体致哀,感动了中国人,但如果中国人知道日本的死刑执行人员也向死囚犯的尸体默哀,可能反应就会不太一样了。
日本没有变。是我们自己变了。之前,中国人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解释日本;现在,“对日观”的大改变,也有很多成分是用自己的价值观过高评价,同样也是误读。助长缺乏根据的“中日关系乐观论”是没有益处的,因为一旦风吹草动,日本的厌华情绪就可能在一夜之间把这些赞词吹得无影无踪。
日本是复杂的,中日关系是多层面的,任何一种“一边倒”的片面、停滞的看法,都不足以反映日本的真实面貌,也不足以应对中日之间的风云变化。
作者:
晓德
编辑:
杨玉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