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飞机不是奢侈品
2009年05月07日 09:51钱经 】 【打印已有评论0

开飞机上班的同事们

当年在美国“雷神”工作的时候,廖学锋的同事们几乎人人开飞机上班。在距离办公地点大约五六百公里的地方,就是那帮美国同事们的家:十几户的一个社区,共同拥有一块私人机场,“其实就是一大片草地”。就在门前的这一大片草地上,十几架小飞机每天起起落落,升降频率丝毫不亚于国内正规的民航机场。

更为惊奇的是,廖学锋同事们开的那种小飞机,每架仅仅价值2万美元。“它们的正式名称叫——试验型飞机,美国天空中飞行的私人飞机中,绝大多数就是它们。”廖学锋介绍说,试验型飞机在美国本土售价很低,中产阶层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甚至还可以自己做”。在我们“打死也不信”的质疑眼神下,廖学锋说:在美国,销售飞机零配件的商店很多,作为飞机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们,买零件自己组装一架小飞机,并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感觉跟国内老百姓买木头自己回家做凳子、椅子一样。

在美国,只要花上20美元,你就可以租架小飞机飞上一小时,这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太大了”。在廖学锋眼里,和美国人相比,国内新富人群鲜有购买飞机的最大原因并非经济实力,“相反,国内南方城市的富裕程度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接触过一家私人企业,居然炸平了几座山,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故宫。这样企业的老板完全有资金实力购买豪华私人飞机了。而类似这样的公司,在南方比比皆是。”廖学锋告诉记者:“航空文化”的缺失乃至空白,才是中国富翁不买飞机的最大障碍。

究竟谁是大买家

大型私人飞机

“虽然私人买飞机的中国富人们数量有限,但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廖学锋告诉我们,现在上海、成都等地都建立了一些教育培训基地,这些基地专门培训私人驾驶员。据他所知,学费一般在8万元人民币左右,每年至少可培训50名学员。而且,这些基地几乎都处于人满为患、供不应求的状态。“肯花8万元人民币的学费去学开飞机,绝不是为了掌握一项糊口的技艺,他们迟早要亲自驾驶飞机。”他们就是未来中国私人飞机的大买家,廖学锋信心十足地说。

买私人飞机的需要,国际上无非是三种理由,第一是业务需要,对于那些时间比石油还珍贵的VIP级人物——耽误一分钟可能损失好几笔巨额生意,那简直会要了他们的命;第二是爱好,有了钱就有了与众不同的爱好,尤其喜欢飞上蓝天体验展翅飞翔的感觉;第三是炫耀,就像香港一掷千金的富豪比车不过瘾,开始比游艇一样,就是为了彰显主人的富贵逼人。

“国内的飞机消费人群,也不外乎这几种”,廖学锋说,他更愿意相信——目前购买飞机的中国富人们主要还是为了满足节省时间的商务需求。“对于有钱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廖学峰认为,在相同的时间里,私人飞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你工作、家庭、休闲等齐头并进。美国人讲究透支金钱,而国内的企业家往往在透支时间和自己的身体。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