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份飞机 私人飞机的出路
2009年04月13日 09:24《香格里拉 Bestlife》杂志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私人飞机] [公务机] [私人游艇]

导语:没有错,是一份,不是一架,在私人飞机迟迟不能兴盛的中国,产权制度的部分革新或许能有所推动。

买一份飞机

今年3月11日,美国豪客比奇公司制造的“首相IA号”公务机在成都为西南地区的潜在客户提供了体验飞行。这架飞机约5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售价和每年300万-500万的维护费用都不是问题,参加体验的15位有购买意向的富豪资产都在5亿以上,问题是 3个航次已经很繁忙的双流机场能为他们提供的服务。

雷声大雨点小

虽然私人飞机永远只是极少数人拥有,但连极少数人也不能自由飞行,总归是个问题。

奥运带来的大场面之一是首都机场密集的公务机:仅 8月7日一天就有 127架降落,整个奥运期间达1000架次。世博会将至,公务机起降量已达2000架次的上海不光成立了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最近又投资8000万元,在虹桥机场建设国内首个真正意义的公务机服务专用基地,目标是满足每年 6000架次运营。然而,2007年上海公务机起降量中80%以上属于国际飞行。在首都机场,乘客以商界名流为主的新公务机楼,是与为各国政要服务的专机楼一起建设和使用的,从每小时专机三至四架、公务机五架的运营能力,更可见这种飞行“政”与“商”的比例。

关于中国的公务机,几个事实已是老生常谈:一方面,舆论言必称“全球 500强中80%拥有公务机、中国公务机需求将会‘井喷’、私人飞机拥有量到2020年将增至2000架”,公务机不光是企业强大的结果,还俨然成了企业成功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与欧美国家的数量相比,与中国当前的GDP发展水平相比,甚至与中国民航客机的迅速增加相比,全国区区13架真正商用的公务机少得令人称奇。

又是好几年过去,前景、潜力与现实之间依然是强烈的反差。国内最早涉足公务机业务的企业 —海航集团旗下的金鹿航空2006年已将公司名称中的“公务机”字眼悄然去掉,转为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增加旅游包机业务,以弥补损失。

奢侈品热点文章推荐:

买一份飞机 私人飞机的出路

巴塞尔钟表展:中国表 现场表赏

富御珠宝百件翡翠手镯展 再现经典风华

价值3万美金的黄金水晶电脑(图)

国宝档案:彩陶壶裸体人像 不男不女争议多

文革红色官窑瓷存量少 毛瓷1个小碗卖170万(图)

富豪圈的贬值与吊诡(图)

维多利亚的秘海报:内衣+比基尼 齐曝光 (组图)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