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兽首:谁在操盘百倍暴利(图)
2009年04月07日 10:20南方周末 】 【打印已有评论0

回归热潮还是高价盛宴?

2007年9月,马首现身苏富比香港预展,最后转让价格高达6910万港元。

西方很多收藏者收购中国文物的真正目的,就是再高价卖给中国人,他们的口头禅是:“将来他们一定会高价回购。”

2003年,猪首由澳门“赌王”何鸿燊捐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出面向美国藏家购买,后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至于付出的资金数目,传言低于700万港币,但一直未有确证。

仅在此前一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北京成立,据其主页介绍,其隶属于由国家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职责是通过民间渠道,协助政府,促成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中国。

从其官方资料来看,从当年购买猪首,到如今兔鼠二首风波,“寻访及促成兽首回归”可称“基金”成立以来贯穿始终的中心任务。

舆论的广泛传播使得兽首继续升温,“爱国论”和“志在必得”之论甚嚣尘上。剩下的兽首身价倍增。到2007年9月初,马首在苏富比香港预展中现身,起拍价6000万元,比照上回,4年溢价10倍。

文物背后蕴涵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成为了竞拍下的操控砝码。“人家是看到你一定要买,甚至志在必得,然后价格就高了。”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受访时认为,“一些人或者个别组织的爱国情怀被利用后,价格不断抬高,要赚中国人的钱。”

在反对拍卖的巨大舆论压力下,经过台湾寒舍公司现任董事长王定乾以及苏富比的斡旋,最后持有者同意转让,价格却破天荒达到6910万港元。

“拍卖圆明园到底是谁的狂欢节?”吴树是“阴谋论”的强烈支持者。在他看来,高价炒作以兽首为代表的流失文物是牟利再好不过的切入口。晚清以来,中国的屈辱史和贫穷史给了炒家以明确的暗示,这是中国人在大崛起前夜的最佳情绪主题词。以这些文物作为切入口,对方对这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掠财之战乐见其成。

寒舍董事长王定乾对此这样看待:“这个事情不是持有者炒的,也不是拍卖行炒的,这个事情反而是我们不相干的人自己在媒体上炒出来。”

王定乾在商言商,认为价格并非不合理:“艺术市场有成交,只要是真的,没作弊,就是市场的价钱。”

即使是收藏家,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天价让人在感情上太难以接受了”。有收藏者直言:“现在中国文物的绝大多数买家是中国人,而西方很多收藏者收购中国的文物真正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再高价卖给中国人……很多外国的古董经纪人,经常的说辞就是:‘将来他们一定会高价回购’。”

这样的论调,“早不是什么秘密了”。“我惟一想重复强调的就是国人不要上他们当。”吴树说。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阳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