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场上是与非
导语:人们常说拍卖场中“水深滩急,是非多多”。历史内涵会赋予藏品不可限量的身价,曾流转数国的藏品甚至可能深系不同民族的感情,并在重新浮现于拍卖场上时,引发不同价值观的强烈冲突。
甘地遗物的拍卖引发激烈争议
拍卖场是个正当生意场,讲规则、讲诚信、讲道理、讲法律,这些都是起码的要求。在这些基本的行业准则之上的是讲情理,更高的境界是讲道义。这里是一方名利场,也一隅风雅之地。买家卖家,个个谦谦君子,人人礼数周全。成交与否,一笑置之。纵然交易不成,连老百姓也知道“买卖不成仁义在”。中国人崇尚仁义、君子之道。对盗窃、劫掠的不义之财,姑且不论前罪,但有在拍卖场上“销赃”之举,必然“全国共诛之,全民共讨之”。今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两尊兽首,激怒了中国人。其实并非为这两件东西的价值,只是又一次越过了中国人的道德底线。某个法国人为了区区有数之财,弄得佳士得公司和伊夫-圣洛朗声誉扫地,这代价可谓不小。这次拍卖使法国人蒙羞,而绝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只是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东西方的历史价值观时常完全相反,针锋相对。
奢侈品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新闻
作者:
张普
编辑:
阳杰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