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基因检测骗局:藏在基因里的野心与欺骗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直到投河自尽的前一刻,陈伟珊仍然没想通,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积蓄,怎么就变成了六大本基因检测报告。“基因”正在从神秘的科学塔尖走向每个人的生活,和它一起蔓延开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基因检测产品。

天赋基因检测还是“科学算命”?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断然拒绝人生的“标签”,网络基因检测平台“你好基因”的CEO杨旭就十分遗憾,在成长过程中没能拥有这样一份“天赋指南”。

从事基因检测行业后,杨旭给自己出了一份报告,发现自己的舞蹈天赋十分出色,音乐天赋则乏善可陈。她相信,如果走上正确的道路,她也许已在舞蹈领域成就一番事业,也不必经历13年痛苦的钢琴学习生涯。

但在遗传咨询医师丁灿看来,所谓的检测报告只能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家长就当“花几百块钱买一乐”。基因行业从业者郑强则直言,娱乐大众并无不可,但“天赋”这个词需要非常谨慎地使用。

不久前,网名“喵西娇的麻麻”的妈妈在小姑子的怂恿下,花2000多元买了团购,将孩子的头发和唾液样本寄到了广州一家机构,半个月后就拿到了基因检测报告。但在她看来,要不是小姑子坚持,她肯定不会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基因决定性格的话我就不用操心家教了。”她告诉记者,“有用吗?你觉得生辰八字有用吗?”在网络问答社区,还有人担心,拿着这些基因检测结果“家长以后逼孩子学这学那算是有了科学依据”。

某机构技术人员透露,基因检测产品成本3000元卖5000元的也有,成本200元卖两万元的也是业内现实状态。他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害怕有一天会被公众唾骂”。在一家大型基因测序公司工作的张女士则十分庆幸,“我的东家大概干不出来(天赋基因检测)这种事”。

张女士告诉记者,对于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天赋基因检测机构,国家目前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2014年2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计委曾联合发布一纸“叫停令”,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整顿基因测序行业,但并未对良莠不齐的现状产生明显影响。

但李功昆认为,靠谱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测序应用的确是有价值的,政府不可能“一刀切”地限制其发展。而对于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即使拟定管理规范也必然“特别模糊”。因为基因测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如何解读它,而在这一领域,新的研究成果还在不断出现。

杨旭告诉记者,只有国家卫计委批准的试点单位和拿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才是合格的机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正规公司有200余家。

为了让顾客放心,杨旭在检测报告中附上了原始数据和理论文献的链接,还承诺用户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家机构重新解读和验证准确性。从2014年内测到今年5月公开发售,“你好基因”已经有1600名顾客,大部分是一二线城市的70后、80后父母,以明星、高学历人士、海归、企业高管家庭为主。

在她看来,被各种机构吹得神乎其神的天赋基因检测,只不过是帮助调整家长预期,为孩子的教育规划参考,“不是说它有多精准,更不可能决定一生”。即便知道孩子的天赋,如何培养的决定权仍在家长,顶多“不要让天赋被浪费,把时间金钱花在刀刃上”。

对于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这个相对模糊谨慎的说法也许已经是个足够合理的解释。但拿着几大厚本检测报告的陈伟珊,却找不到可以要个说法的去处。

今年3月14日,满满一大箱子从头到尾没卖出去几瓶的昂贵保健品,和再也没有被动过的崭新的基因检测报告,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刚出正月没几天,陈伟珊一声没吭地投了河,留下一大堆眼看就要过期的瓶瓶罐罐,每个都值两三百元。而那些看上去很“高科技”的硬壳书,陈伟珊看不懂,家里其他人翻都懒得翻。

陈伟珊的死,在这个镇子上没有激起一朵像样的水花。抱着“挽回损失”的心态,她的儿子到上线家大闹一场,最终拿到了5万多元的补偿金,对方还承诺他们每年年底能继续拿到“分红”。

这条被“高科技”骗局逼得无路可退的生命,完成了她最后一点价值。在她之后,无数大大小小、野心勃勃的基因检测机构,正如火如荼地向那个潜力无限的“千亿级”大市场进发。

(李功昆为化名)

[责任编辑:晏霏霏 PQ016]

责任编辑:晏霏霏 PQ016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