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在路上”国际艺术展米兰站圆满闭幕


来源:凤凰时尚

“在路上”国际艺术展第二站之“刹那情感”(The Second Installation o……

“在路上”国际艺术展第二站之“刹那情感”(The Second Installation of the “On The Road” Exhibition Series titled “Ksana Spirits”)于2017年9月28日在意大利米兰圆满闭幕。展览由中国公司AGSP Fashion Consulting与美国公司Immaterial Media联合出品,举办于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Milan Art & Events Center by Present Contemporary Art),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11位参展艺术家参与此次展览。项目发起者/独立国际策展人杨高雅Gaoya Yang女士通过国际化、多元化的策展方式,使整个空间围绕“刹那情感”的主题探讨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展示新一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带来艺术欣赏与文化交流的体验,获得了欧洲资深学术人士、藏家及百余家国际媒体的认可。

开幕仪式上发言的嘉宾:米兰国际艺术中心总裁Peishuo Yang女士(左一)、米兰狮子会Lions负责人Anna Manzi女士(左二)、“在路上”项目发起者/国际独立策展人杨高雅Gaoya Yang女士(中)、伦巴地大区高尔夫俱乐部总裁Stefano Masullo先生(右一)

“在路上”国际艺术展

观展嘉宾包括欧洲重要藏家及学术界资深人士:意大利资产投资管理银行(Financial Banca Generali)负责人Steven Boyce先生、联合圣保罗银行(Intesa Sanpaolo)的Corrado Binda先生、知名瑞士艺术基金负责人Attilio先生、资金管理及投资人Roberto Conforti先生、策展人及史学家Dorian Cara先生,资深藏家David Santinoli先生等。

中国年轻艺术家姚瑶的作品《出走》被米兰地区Rho市政府秘书长Matteo Bottari先生收藏

在为期一周的展览期间,空间围绕“刹那情感”的主题探讨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刹那”是一个极为短暂且难以被感知的时间单位;“情感”隐秘而复杂,无数的源起与消逝发生于刹那之间。在数以万计的细微积累和转瞬即逝中,艺术家通过对于自我情感的捕捉与思考,运用其独特的思维与艺术表现,赋予作品以情感力量,使其成为可以跨越时空与其他生命体交流的媒介。参展艺术家包括:Bill Anderson(美国)、Aditya Tri Hanggono(印尼)、刘真飞(中国)、Sonny Pimentel(墨西哥)、Motoi Takahashi(日本)、Francisco Rizquez(委内瑞拉)、Araceli Valdivia(智利)、王平(中国)、封摆和杨骏涛(中国)、姚瑶(中国)。

(展厅现场图片) 

(展厅现场图片)

(展厅现场图片) 

(展厅现场图片)

参展艺术家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Rendezvous (1978), 66.04cm*28.09cm, Giclee 

比尔•安德鲁森(Bill Anderson),是生活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他的艺术创作大量出现于纪录片、电视广告、及杂志,并于北卡罗莱纳州立美术馆展出。在1998年,比尔被评为世界前100位媒体艺术创作者并授予Top 100 Award奖项。

Study of Lust (2016), 42.4cm x 81cm, Digital Inkjet

阿迪缇亚•泰瑞(Aditya Tri Hanggono)出生于1992年,是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视觉艺术家。目前居住在日本,在武藏野美术大学完成设计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他尝试打破常规,用电子绘画的方式将人们熟悉的事物重新设计并赋予新的内容和体验。他的作品深受温加特(平面设计师、新浪潮运动大师之一)的影响,希望在印刷设计中探索视觉风景画的空间深度。

迷失-2 (Lost-2), 120cm x 100cm, oil painting

刘真飞出生于1993年,来自中国山东,毕业于北华大学,其作品被艺术空间以及私人收藏。此次参展的《迷失》和《境》系列作品,呈现出一种介于迷惘与清醒之间的状态。人内在的感受,侵扰着自我,才能对社会充满渴望与向往。对每一个人来说,扭转逆境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书与海鸥的出现,好像一种超现实的指引,也希望引发观者的无限思考。

Tierra Híbrida (Hybrid Land,2017), 59.36cm*40.06cm, Giclee

桑霓•皮门特尔(Sonny Pimentel)出生于1991年,是来自墨西哥的摄影师和电影人,现居住于美国乔治亚州。自2012年开始,她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国际展览中,并于2016年在中国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在路上”国际艺术展。此次参展的系列名为《Mirador》,取自西班牙语,意为“观察者”。她希望通过这一组摄影作品,表达现实世界中充满戏剧性的、分裂的、逐渐消退的表象。

Force (2017), 52cm*32cm*17cm, Hot Melted Glue, Liquid Rubber, Metal Mesh

高橋基(Motoi Takahashi)出生于1991年,来自日本神奈川,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雕塑系,现就读于同校同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其参展作品《力量》灵感来源于Google earth谷歌地图中由数以万计的树木组成的森林。通过雕塑艺术的手法,他将这种自然的构成转化为表达日本当下状态的方式。

Punto de Quiebre (Breaking Point, 2017), 28cm x 35.5cm, Digital Inkjet

弗朗西斯克•瑞斯克斯(Francisco Rizquez)出生于1986年,来自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他的作品在社交媒体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并多次出现于线上刊物及展览中,包括2017年在巴拿马的展览“La Historia Contra Desde Adentro”。其摄影作品通过纪实的手法,毫无掩饰地捕捉了人们在充满暴力的极端情况下的状态。

Our Minds Set Free (2015), 20.32cm x 25.4cm, Digital Inkjet

阿瑞塞丽•维迪维亚(Araceli Valdivia)出生于1999年,是一位来自智利格拉内罗斯的艺术家,现居住在智利圣地亚哥。2016年圣地亚哥参与展览“Una Vitrina de Experiencias”。对于阿瑞塞丽来说,手是人体最复杂、最美丽、最完备的部分。此次参展的作品精致地表现了艺术家对于社会与自我的思考。

The Nostalgia of the Infinite -1 (2016), 50cm* 70 cm, Digital Inkjet

王平出生于1989年,来自中国北京,获得School of Visual Arts数字摄影系研究生学位。现居住在美国纽约,专注于纯艺术创作及时尚摄影,在2016年被Photo District News评为最值得关注的年轻摄影师,其作品多次参与国际展览。《无尽的乡愁》这个系列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自己的梦境和20世纪早期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情感生活的故事。

Paper Fragment (2017), Installation

两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居住于日本东京,并在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封摆出生于1992年,毕业于纽约大学摄影及写作专业。杨骏涛出生于1991年,学习于同济大学。《纸碎》装置的灵感来源于罗兰巴特对于爱情、语言和摄影的描述。两位艺术家在4个月的时间里拍摄了几百张照片,写了十几万字,构成了一段对于两人爱情的描述和记录。他们邀请观众一起粉碎这些有关爱情的回忆。

Leave No.1 (2017), 150cm*83cm, Digital Inkjet 

姚瑶,1989年生于重庆,201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于栗宪庭独立电影学校,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作品曾被欧洲重要藏家私人收藏。展厅地下室的系列装置艺术《Grandmother》,从艺术家和祖母的情感回忆出发,将聆听(listen)扩大出的无限遐想呈现在整个空间中,以此开启关于人与自我、他人、自然等之间亲密关系的讨论。

“在路上”国际艺术展

“在路上”国际艺术展是“在路上”系列项目的先导活动,由中国公司AGSP Fashion Consulting与美国公司Immaterial Media联合制作,其第一站于2016年12月在北京王府井银泰In88 PDF艺术画廊启程。项目发起者/国际独立策展人杨高雅Gaoya Yang女士希望可以通过对于艺术空间的策划为专业人士及公众带来艺术欣赏与文化交流的体验。首站展览围绕“在别处”主题展出来自中国、墨西哥和厄瓜多尔的28幅摄影作品。

[责任编辑:刘雨 PQ013]

责任编辑:刘雨 PQ013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