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的钱未必人人能赚:有人赚钱 有被收藏
2010年04月13日 19:05 《南国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为投资而投资

老藏家收获不小

出场人物:邓先生

投资经历:收藏二十多年,收益超过十倍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家住南宁市望园路的邓先生今年62岁,他总结自己多年的收藏经历时,就用了这句话来概括。邓先生风趣地说,在收藏圈里流行一个说法,就是人超过了60岁之后就不要再买东西了,意思是说人老了之后,眼力、判断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了变化,最好是不要再轻易买古玩艺术品了,免得上当受骗。邓先生在即将60岁的时候,将收藏多年的一批文房用品“打包”转卖给了别人,得到了几十万元的收益。

邓先生说,他喜欢收藏印章、水盂、砚台等文房用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南宁的一些旧货地摊、市场上淘宝,过去买这些古玩艺术品的价格比较低,而自己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一直从工资里挤出钱来玩收藏。长时间下来,家里的东西也小有规模,经常有人上门问他愿不愿意出售其中的一些,这些都被邓先生拒绝了。邓先生原本的打算是,等儿子长大后,把自己的藏品传给儿子,今后可以当作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可是儿子考上了重庆一所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当地工作,并且明确表示不会继承这笔“遗产”。邓先生又想过捐送给博物馆,他到南宁几家博物馆转转之后发现,自己的东西虽然成为一个系列,但是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即便是捐给了博物馆,也未必能有上展览的一日。几番思索之后,邓先生决定还是出售给他人。

“考虑到我年纪大了,我想到了打包处理的办法。”邓先生说,他所收藏的文房用品大大小小,算下来有几百件,如果是分开处理,工作量相当大,就会给自己和老伴增加负担。如果是打包处理,由一个人全部买下,宁愿价格上自己做些让步,这样就省去了许多麻烦。2008年,邓先生通过单位同事的介绍,把自己所有的藏品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柳州的一位藏家。

心得体会:邓先生说,自己收藏二十多年,算上物价水平、通货膨胀这些因素,最后的收益绝对超过了十倍,但是这笔收益并不是预期之中的。针对时下社会上的收藏投资热潮,邓先生的看法是收藏可以,但是绝对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未必就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高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廖敏 编辑:李想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