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局部
批评家:史诗巨作撼人心魄
许多批评家对《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这幅史诗性的警世巨作的思想意义、精神价值和美学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亚明是“会画画的巫师”吗?(王家新语)开始《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创作后的差不多刚好一年的时间,2008年5月12日,令山河恸哭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同是蜀乡子弟的刘亚明正在创作的这幅作品,仿佛成了某种一语成谶的警示预言。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曾撰文评论《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说:“这幅大画所展现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面对这个惊心动魄的虚拟场景,我真的有些惊呆了!其实,充满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对人类社会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精神预感。这种精神预感的主体并不清楚,只是当事后被证实时,才有所恍悟。” 刘亚明的胞兄、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四川大学博导刘亚丁教授指出:“《道德经》有‘绝圣弃智’之策,王国维也有‘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之说,这不妨当作解读亚明的钥匙。亚明的整个创作道路都交汇到这部作品里,彻悟、勇气和使命意识成就了这幅大画。”
著名艺术批评家陈孝信指出:画面上“芸芸众生之所以要夺命狂奔,之所以会有那样极其不正常的动作和表情,肯定是源于一场突然发生的巨大灾难,抑或是源于深藏于艺术家内心、且聚集已久的灾难意识(亦是忧患意识)。”北京大学美学教授彭锋认为:《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 “对现代社会的弊端做了一次总清算,对胸中郁积的激情来了一次大释放。在巨大的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一幅世界末日的景象:大地变成了废墟,人类惊慌失措,竞相奔走。画面上并没有一条明确的路,但人类奔走的方向喻示有路。这是一次巨大的舍弃,对现实世界的舍弃。通过舍弃现实世界,暗示某种超现实世界的开启。自由不是源于对自然的征服,这是科学文化对自由的理解;自由也不是源于对自身的调整,这是道德文化对自由的理解;自由源于舍弃,这是宗教文化对自由的理解。因此,尽管在画面上我们看不到自由之路通向何方,看不到人类奔走的目标,看不到最终的结局,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似乎只有信仰,只有彼岸,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著名艺术批评家邓祥平指出:“欧洲新一代宗教哲学家指出现代人在精神世界和灵魂世界中出现了一个孤立和疏离的过程,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疏离和孤立;人与人的疏离和孤立;人与上帝的疏离和孤立。虽然这是欧洲思想家提出的命题,同样也在相当程度上适用于中国人,原因是面对现代化的问题,面对灵魂和精神人性的反应大致是相通的,而这个认知我们可以在刘亚明的《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得到印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亚明所表达的并不单单是一个中国的主题,而是一个人类的主题。”
《纽约时报》的资深批评家Bill Zimmer曾如此评论刘亚明:“他以冷静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社会。”美国著名美术批评家Lesley Constable则认为“其作品单纯从绘画技巧角度看,功力绝非寻常,显而易见是属古典主义,尤其是将其与杰出的历史人物比较,反应尤为突出,可是又有所不同。与其称之为古典写实主义,不如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这种与严格意义上古典写实主义的分支,比如说印象主义、超写实主义以及浪漫的绘画传统,又都不同。”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