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监(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此后,“菜户”之风越演越烈,居然发展成公开的关系,如果宫女长时间没有找到中意自己的宦官,没有“菜户”,就会受到其他人的耻笑,称其为弃物。有时,皇帝、皇后也会问宦官“汝菜户为谁?”宦官只需据实回答即可,不会受到任何的责难,致使“菜户”的关系越来越猖獗。后来,“菜户”逐步发展到妃嫔以下无子者,皇帝对此居然也采取公然许可的态度。直到后来,有些太监的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千方百计,企图成为皇后的“菜户”。例如,明熹宗崩逝后,年轻的懿安皇后寡居于慈庆宫。魏忠贤旧党、新上任的内侍总监陈德润见懿安皇后貌美,便心生邪念。他先贿赂皇后的侍女,在皇后面前游说:“皇后还年轻,而先帝却撒手而去,并无子嗣留下,因此现在的境遇与以前的皇后是不同的。宫监陈德润人品清雅,性情淳厚,皇后何不将他召进宫中,作为菜户,以解闲闷呢?”懿安皇后闻此言,不禁大怒,把这位侍女贬出宫外。此后,陈德润又强行闯入皇后寝宫,结果被贬至孝陵种菜去了,成了真正的菜户。
在宫中,有专门为宫女和太监牵线搭桥的人。一旦婚媾订定,二人便会星前月下,彼此海誓山盟。倘若有一人先死,那么另一个人就会发誓终身不配,以保持义节。据《万历野获编》中的记载,在作者居住的一间寺庙的一个房间中,放满了由宦官奉祀他们伴侣的牌位,牌位上都写有宫女的姓名,每逢宫女的忌日,与其结为菜户的宦官便会前来祭悼,其悲伤之情犹如丈夫悼念爱妻。宦官对所爱的宫女固然是任劳任怨,听凭驱使,宫女也会心疼宦官,不让他干太多的活儿,而是支使别的宦官去干。宫中有些地位低贱、相貌丑陋且又年岁较大的宦官自知不可能被宫女看上,便甘心做菜户之仆役,为其执炊、搬运、浆洗,宫女每月付给他们一定的银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善烹饪的宦官便成为雇用的对象,所得的报酬也较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周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