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爱与被爱


来源:成都日报

人参与 评论

龚术民是第一次站在台上发表演说,他认为自己没有经验,自己怎么做的,就怎么说。他讲到几点:首先要有信息和毅力,其次是要乐观、心态好,再次是要坚持锻炼,最后,还需要保持一颗爱心,因为乐于爱护他人、帮助他人能让自己产生快乐。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周宏伟

过年了!我们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食道癌患者,虽然已经过了10余年时间,但他依然乐观、健康地活着,除了有医院在治疗上的帮助外,还有他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双重的支撑让他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要知道,他患的食道癌的鳞癌,是癌症中恶性程度较高的,发展快、破坏也大,可是,这个主人公却战胜了病魔。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让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那就是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正是彼此那种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给了患者莫大的信心。当大家在探索或寻找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时,在这方面,市五医院肿瘤科以一种默默的温情给予我们启示。

那么,让我们看故事吧。

一场特殊的演讲

这个故事从1月23日讲起。

这天下午,62岁的龚术民提着一条大大的塑料袋走进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塑料袋里装着的是40条毛巾,这毛巾是准备送给该院肿瘤科病人的,每人一条。他到医院并非仅仅为了送毛巾,更重要的是,他要为癌症病人们进行一场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癌症并不可怕,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要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只要坚持锻炼,是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甚至可以战胜癌症。

一个战胜了癌症的病人用其亲身经历传递信心,此举受到了病员的欢迎,大家希望从中获取力量。因而,那天下午,市五医院肿瘤科小小的会议室涌来30多个病人以及其家属,大家都好奇:他是如何战胜病魔的?

龚术民是第一次站在台上发表演说,他认为自己没有经验,自己怎么做的,就怎么说。他讲到几点:首先要有信息和毅力,其次是要乐观、心态好,再次是要坚持锻炼,最,还需要保持一颗爱心,因为乐于爱护他人、帮助他人能让自己产生快乐。

不过龚术民强调,他的这些经验,其实是来自于市五医院肿瘤科,“是他们在医疗上和心理上的帮助让我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我才有机会战胜困难。”

龚术民的演讲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他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让病人们受到感染,肿瘤科主任曾守群事后对记者转述病人的评价:“比明星都讲得好。”从那天开始,曾守群以及该科的所有医务人员明显感觉到,病人对疾病的态度积极多了。

龚术民的转变

食道癌患者龚术民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与市五医院肿瘤科密切相关。在他为病员演讲后的第二天,他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他是成都市第三运输公司的司机,开了20多年的车,抽烟、喝酒、熬夜,那是常有的事。他认为,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让他最终患上癌症。

他记得非常清楚,查出食道癌的日期是2003年8月28日,因为吞食东西感觉有点堵,他去做了检查,结果出来后,“双脚在发抖,脑壳里一片空白,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他在医院的凳子上坐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起身,自己是如何从成都回到温江的,他都记不起来。

他家就在市五医院附近,在医院门口,他遇到了开救护车的司机张国权,他如实说出了自己的病情以及恐惧。张国权对他说:现在医学越来越发达了,好好配合医生,是很有希望的。张国权向他推荐该院肿瘤科主任曾守群,“她人非常好,热情,对病人像家人一样。”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住进了市五医院。

2003年9月5日,龚术民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然后在市五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每周三次,连续做了四个周期。那时他经济比较困难,科主任曾守群向医院申请,为他减免了费用。他的转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曾主任不光医疗技术好,而且人特别好。”龚术民难以具体表达曾主任是怎么个好法,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一句简单的话,甚至一个眼神,“她就常对我们病人说,癌症病人,首先要把自己当好人对待,从疾病的圈圈中跳出来,别尽想着自己的病,要让自己愉快;其次就是要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另外还要善于帮助别人,助人能让自身产生愉悦感和价值感,对疾病恢复起着促进作用。”

曾守群和科室的员工不仅是那样说的,而且那样做的,这已经成为他们的科室文化。她对记者说,市五医院的肿瘤科是2002年建科的,从建立那天起,她就经常向科室的医务人员反复强调:这是一群生命脆弱的人,需要医疗帮助和心理抚慰,必须换位思考。“如果癌症病人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所以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从身体上得到恢复,从心灵上得到慰藉和温暖。

正是在科室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抚慰与帮助下,龚术民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医患之间的帮助与被帮助

在化疗期间,龚术民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因为免疫力较差,拉了几年的肚子。在化疗期间,他的身体很虚弱,曾守群就告诉他:你必须要锻炼哦!“她说话的那种语气和眼神,让人感觉特别亲切,这种感觉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反正就觉得,就像家里的人一样,你会得到很大的鼓励。”

在痛苦的虚弱当中,龚术民开始锻炼,每天走5公里,早晚都走。有时候快坚持不住了,曾守群就鼓励他:“你看嘛,你比以前能吃东西了,说明锻炼起很大作用,能吃了,身体才会更好。”于是他又坚持了下去。这样的坚持让他的身体逐渐硬朗,后来走路没有虚脱感觉了,越来越精神,就改骑自行车,有空就骑着车在温江城内安静的地方转悠,骑累了就找个地方和老人们喝喝茶,或者打一会儿麻将。这样的生活,逐渐让他忘记了疾病的存在。

龚术民尚在化疗期间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较为轰动的事情。一天傍晚,他在杨柳河边快走,见河里冲下来一个人,河边站满了围观群众,但没有人下去施救。他看不下去了,尽管身体还虚弱,仍不顾一切地跳下河去,将这名81岁的老太太从河里捞起来。随后赶来的110巡警简直不相信这个见义勇为者竟是正在治疗当中的癌症病人。老人被送到市五医院治疗,他回家换了衣服后,又跑到医院去照顾她,当夜凌晨2:30老人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他才得以回家。早上天刚亮,他又在街上买了早点给老人送去。

这件事很快被温江区政府了解到,龚术民获得了见义勇为奖,此后,温江区政府以及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每年都来慰问他,“他们的慰问让我感到特别温暖,内心充满成就感与感激。”

曾守群对记者说,龚术民就是这种特别乐于助人的病人,有一天晚上下班时天已黑尽,路上行人很少,在街上遇到了正在散步的龚术民,“他非要送我回家,说这么晚了,一个女人在路上不安全。”龚术民一直将她送到家门口才离去,患者的热情也让这名医生感到无比温暖,“你帮助了患者,他们打心眼里会记住的,这反过来促进我们,要为病人做更多。”

温暖环境与病人的健康

在市五医院肿瘤科,经过10余年的发展,肿瘤治疗技术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普通的钴60放疗已经改成了世界最为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化疗的方案也比以前更加优化,但在病人看来,这些技术上的东西远没有肿瘤科团队产生的温暖重要。

一个肿瘤病人,经过治疗后身体接近康复了,几乎又创造了个生命奇迹,这时他认为癌症不过如此,又开始抽烟了,家人劝都劝不住。病人的妻子专门跑到医院找曾守群,她认为只有曾守群能管住自己的丈夫。于是曾守群以复查的名义将病人通知到医院,她直截了当地告诉病人:“再抽烟以后别来找我看病!”她对病人的愠怒传递的也是一种温暖,让病人无法不听话,这个病人像听话的孩子,保证再不抽烟。后来病人的妻子又跑到医院,告诉曾守群,“他真的没抽了。”

病人就是在这种家庭氛围甚浓的治疗环境中治疗的,温暖中他们得到更多信心。有个叫廖开俊的老师,和龚术民一样也是食道癌。2002年,廖开俊在耳鼻喉科看病,说吃饭有点梗,曾守群偶然发现了他,让他赶紧来肿瘤科看看,一查,果然是食道癌。经过手术和放化疗,直到现在,他依然健康地活着。“曾守群医生细心又热心”,廖开俊这样评价曾守群。

故事需要再次回到龚术民这里来。从10年前在医院治疗后,因为感觉市五医院肿瘤科像家一般温暖,他会经常回医院去看看医生护士,和他们聊聊天,同时也发现部分患者在查出癌症之后就蔫了,再怎么鼓励也没有效果。这也是曾守群为难的事情。龚术民决定要为这些病人做点事,“他们帮助了我那么多,而且政府每年都来慰问我,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去帮助病人。”所以他决定来一次现身说法。他将想法告诉了曾守群,她立即支持,“太好了太好了,你不光是在帮病人,也是在帮我们。”但龚术民想,要过年了,总得给病人送点见面礼吧?于是他又去买了40条毛巾,来参加的每个病人一条。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采访龚术民的时候,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到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拿到了“红本本”,他说,人固有一死,死后能让自己再发挥点作用,促进医学进步,“其实我是赚了。”他说话中气十足,笑声爽朗,让人很难不受到乐观情绪感染。

医患关系的

“世外桃源”

记者在市五医院肿瘤科采访了半天,不论是在医生办公室,还是病房,以及在走廊上,随时都可以看见医护人员与病人交流的场景,他们谈天气,谈时事,谈娱乐,也谈年货。尽管医护人员事情多,行色匆匆,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情感传递,那些简短的语言犹如在小区里邻里的对话,轻松化解了癌症给大家带来的恐惧。你甚至会感觉这里并不像个医疗场所,医患之间的和谐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医患矛盾频频发生的现在,这里简直算是一个“世外桃源”。记者查询记录发现,从市五医院肿瘤科建立至今,13年时间,竟从未发生过一例医疗纠纷。这再次印证了该科主任曾守群的话:医疗技术虽然重要,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信任更加重要。

标签:病人 医生 癌症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