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震幸存者的心平静下来
2008年05月21日 10:29东方网 】 【打印

被埋废墟里,9岁小学生唱着歌等着被救;面对媒体频繁采访,孩子却情绪失控,在医院里大喊大叫。日前,赴川心理救助的武汉心理专家施琪嘉教授呼吁:对获救人员的采访要有节制。(5月20日《长江日报》)

这次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令人无比悲痛。但那些被埋在废墟之下的幸存者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对生的强烈渴望,则令人动容和钦佩。他们在和死神的搏斗中,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也是英雄。作为媒体,采访报道这些幸存者,张扬生命的力量,感染读者,凝聚士气,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反复让那些身心倍受摧残的幸存者回忆遭受的痛苦,复述获救的经过,则会让他们一次次重入恐怖,一次次痛不欲生,最终的结果是,他们的伤口一次次被撒盐,心一次次滴血,精神负担会成倍加重,情绪出现异常波动,并有可能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危及重伤者的生命。显然,媒体对这些人的采访,一定要谨慎,尽量不去打扰他们。

事实上,媒体完全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幸存者的逃生经历是固定的,只要有一家媒体采访过了,其它媒体就可以去转载,一样能达到报道宣传的目的。当然,如果媒体在这个问题上能共享资源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

鉴于此,我要对记者朋友们说,如果你们真的是爱那些幸存者,那么,就请你远离他,千万不要把你的采访建立在幸存者的痛苦上。

张梓林

心灵关怀推荐:

杨澜:心灵救援最重要 为灾区的孩子做点事

蒋勤勤:客串心理辅导员

众多明星参与心理救援

高敏到灾区任志愿者 对灾难中孩子进行心理安慰

 

不妨将采访变成一次心理疏导

逼爆病房的关心是灾民的“次生灾害”

重视灾区青少年心理疏导

让地震幸存者的心平静下来

为了幸存的孩子"心灵重建计划"火线启动

 

抚平创伤 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安慰受灾亲人

心理危机干预:就像下山时给你一根拐杖

走出阴影 重建心灵的家

心理学家对救援提七建议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吴应海   编辑: 阳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