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太需要心理抚慰了 连线江苏赴川心理专家
昨天中午,记者终于拨通卫生部赴川心理干预组江苏省成员——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所长柯晓燕的手机,她告诉记者,自17日晚入川以来,他们组先后赴都江堰、崇川、成都等多家医院和安置点,为200多个受伤孩子和家长实施了危机干预,“满眼都是表情麻木的孩子和家长,他们太需要心理抚慰了!”柯晓燕急切地说。
“受伤孩子普遍存在三类心理问题,”这位儿童心理学副教授说,一是警觉性高,稍有声响就惊起。如风吹柜门,有个孩子立马跳下病床,冲向门口。二是沉默不语,拒绝交流。有个5年级女孩脑外伤住院一周,基本不开口,身体还因恐惧抖个不停。三是少数孩子出现应激反应,如自责、退行等。有个6岁女孩被救后一直不敢碰自己的绒毛小狗,认为自己就是那条小狗,而地震就是因为自己不乖引起的,所以厌恶那条小狗,并持续头痛。
“当然,不少家长的应激反应也比较严重。”她总结有三类:一是被截肢孩子的家长往往失眠、焦虑严重。二是对孩子的心理异常表现不理解,为小事呵斥孩子,借机大发雷霆。“如我问一个6年级男孩想要什么礼物?他说要只狗熊玩具,父母当即责备他‘那么大了还玩这个!’其实,孩子是在寻求心理寄托,可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心理渴求。”三是家长不知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常常茫然相对,不言不语,反而加剧了相互的冷漠和紧张情绪。“殊不知,父母的抚慰是医治孩子心灵创伤的良药,可惜他们不懂啊!”柯晓燕感慨道。
“心理干预同外科手术不一样,是个连续性的过程,眼看灾区有那么多的孩子和家长需要心理抚慰,我恨不得生出十双手来,真着急啊!”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哽咽,“我们正在培训和指导当地的医生和志愿者开展心理救助工作,请家乡人民放心!”
作者:
林 培
编辑:
阳杰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