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描述:到美国抄底去
2008年12月10日 13:38 FT中文 】 【打印共有评论0

今年上半年,我在北美认识了一些和美国金融业有些许关系的朋友,他们有的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任职,有的是基金经理,有的是操盘手,也有纯粹的美股散户。上半年,他们看着国内A股像滑雪一样往下掉,都忍不住向我传授了许多美国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中心思想当然是美国是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大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这个市场是大有可为的。今年下半年,我回到国内,大洋两岸的人们在10月份的十来天的时间里,共同见证了历史,一开始,那边的朋友还在说,这样的事情一百年也没有一次,我们这代人算是赶上了,当然他们也没有说幸还是不幸。再后来,这些朋友们在我MSN上的头像逐个黯淡下去,渐渐消失不见了。

这些朋友里,我最怀念的是W女士。她是华人,十年前移民加拿大,一开始和所有新移民一样,从头开始,当过售货员收银员,也做过几天办公室文员。但是她志向高远,想起以前在内地操作A股威震大户室的往事,便去一家当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应聘交易员。当时里面的弟兄就透风,让她千万不要说自己有过炒中国股票的经验。当时她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按照大家的嘱咐坚决执行,果然在后面的两轮面试一轮笔试中有惊无险。真实情况到她后来自己做了经理才有体会,北美股票和中国股票的规则完全不一样,一张白纸更好绘图。所以那边的证券商里面,遇到有人说自己是A股交易老手的,一般就立马扫地出门了。

自然任何一行也就是入门的时候难点,进去之后只要人不偷懒,就都是水到渠成。W女士之后从加拿大公司跳到美国公司,从美股做到期货、外汇,从交易员到培训主管,从交易经理到自己创业在中国和加拿大成立投资公司,总的感觉是勤奋加上兴趣就能找到所在领域的立足点。

今年8月,回国看奥运的人潮之中,就有D女士一家四口。她其实没有怎么看比赛,精打细算地买了三张票,让丈夫和儿女去看。自己则是旋风式地七天约见了20多拨人,畅谈如何组合投资VC、PE,如何去华尔街抄百年不遇的大底云云。她现在的业务主要是拉资金,就是替私募基金拉来入伙的资金,然后自己拿提成的,按照她的说法是旱涝保收,行情好坏都不愁。

那个时候“到美国抄底”在国内的一小撮人群里成为风尚,首先是抄楼市的底,因为内地的媒体天天在说,美国的这一场金融危机就是楼市不景气而引发的,而危机的逐渐加深也就意味这楼市的日益探底。常有人说,报纸上说的那些一美元一栋的大house咱们就算遇不上这样的好事,但几十万美元买一个,怎么都比几百万在北京买一个上没天下没地的公寓强吧,虽然传说中的地税高得惊人,但好歹能在美国拥有一块土地,想想也觉得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其次是抄股市的底,这和国内A股的表现是有关系的,愿意花钱做投资的人,没几个没在A股湿过鞋的,可是看着美国那边的坏消息天天发,而中国的股市应声天天跌,炒股的人没了脾气,你不理性,咱不玩了还不行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沈威风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