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奢侈年轻化与A货繁荣
2009年02月06日 09:13 凤凰网论坛 】 【打印共有评论0

20岁至30岁的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这一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人数要比日本高出11倍。“除了买小饰品和钱包,有些人也会买几千块钱的上衣或裤子,但这样的年轻人很少会买上万元的东西,一般消费都在5000元以内。”不少奢侈品牌店的销售小姐都很熟悉她们的年轻顾客。

登喜路亚太区行政总裁德奕宁曾经在采访中说:“以登喜路为例,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可以划到25岁。分析其中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有年轻人成功的例子;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

意大利时装品牌Etro的总裁Gimmo Etro研究中国市场已有12年了。他发现,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50岁左右的人都有:“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一般在30到40岁之间,他们已经是很成熟的消费群,而中国25岁到30岁的人也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一部分,而且这样的年轻客户现在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服装设计上也开始加入适合年轻人的因素。”

人们总想借用高跟鞋让自己看起来比现实更高一些。名牌logo不停地告诉周围的人:你买了昂贵的格纹风衣或是名牌手袋,你就是一个有钱人。在这样的心态下,即使是在上一刻对高昂的标价还有所迟疑,下一刻logo带来的瞩目似乎能让人一步登天,一切都显得物超所值。然而较低的成本和高昂的售价必定会催生出赝品的繁荣。

现在,假货不仅仅停留在马路上泛滥的Louis Vuitton包,那些精致到几乎无懈可击的特A货每天都在最时髦的百货公司和购物大道上招摇过市。它们做工精良,标价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和泛滥到连老太太买菜都人手一个的粗制滥造品相比,它们也能被称作“奢侈品”了。几年前北京秀水或是上海襄阳路市场上那些几十块一只的拙劣假货对奢侈品行业的影响也许还十分有限,毕竟受众不同,奢侈品巨头们也不以为意。而现在开着高档跑车的消费者也开始拿精致的特A假货玩起了Mix and Match,才令奢侈品行业恐慌。骤然间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开始了,一桩又一桩的诉讼,还有各种中国公民在欧洲旅行用假货被罚的传闻四起,终年拥挤不堪的襄阳路市场也终于倒下,可是大街上的假货依然络绎不绝,这也让许多准备在专卖店购物的顾客望而却步。 

奢侈品热点文章推荐:

不以奢侈论品牌 LV落户天津市场受热捧

造访卡地亚工厂之瑞士侏罗山的雪

迪拜 风光财富背后的阴暗面

搜集那些鸟语花香的美丽饰品(组图)

精选2009春夏秀场的顶级美鞋

20英镑买中国小花瓶 经鉴定为17世纪古董

汪小菲 蓄势待发的“领班”级总裁

浪琴表运动系列新品即将发布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