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涛作品
设计师祁刚和他聊天:“叔本华说过,人生就是一部在痛苦和无聊间不断摆动的钟摆。”王玉涛回答:“我拒绝无聊,哪怕会痛苦。”
他从小生长在天津的劝业场,没有任何的时尚氛围可言,直到初中二年级参加了天津市首个以服装为主题的夏令营。43人的夏令营,其中42个都是女生,只有他1个男生。在这样尴尬的状况下,带队的老师以为王玉涛第二天就不会再去了。可没想到,整整27天,他从来没有因为任何原因缺席过一次,这次的启蒙也使他在初中毕业之后决定到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学习。王玉涛被分配到一家国营针织厂。最初并没有做和服装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属于干部编制,在他主动地要求调配后,被分到了一线的染色车间。两年之后,王玉涛决定重回校园,考取了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有了自己首个工作室,从设计到打板,样样亲力亲为的习惯也持续到现在。
他的日程非常满——以最近的一周来说,周一、周二在上海,周三回北京,周四去深圳,周五去黑龙江。去黑龙江是为了给一档新锐设计师大赛当评委,而去深圳是为了选购布料和选择加工的工厂,珠三角的成衣加工行业远远比北方要发达,如果工作室能够成功地转向规模化,王玉涛甚至想把公司的经营权交出去,只负责单纯的产品设计,设计师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在经营上他能比外行人更驾轻就熟,艺术与市场的分成在任何的领域都是个无解的题。
“王玉涛应该是中国青年设计师里最具市场敏锐感的一个。”同是设计师的张驰给出评价。对他来说,最高的褒奖是“商业化的时装设计师”,多家服装企业首席设计师的工作让他更多地思考市场的接受范围。“我的设计从T台上走下来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我的发布与店里出现的实物高度统一,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觉得夸张。我也希望在我的时装秀上,买手可以直接把衣服买走。”他高度强调时装的实穿性,这似乎在近两年的中国时装行业内,并不是主流,失去市场导向的设计师,往往会用放大的概念来吸引更多眼球,大多数设计师始终还是没有分清时尚和服装的内在区别和联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谢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