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母猪产仔也办酒席 农村人情消费调查
2010年05月14日 19:40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人情消费成部分农民日常最大花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情消费已成为许多农民除了生产投入之外的最大花销。黑龙江省双城市临江乡民胜村农民龙雨丰说,随礼是他们家一年中最大的资金支出。每年他家人情费支出最少也要五六千元,赶上事情多的年头就要上万元,有的农民为了随礼甚至去借高利贷。

李伟国总结了农村人情消费的“规律”:农闲的时候随礼最多,每年7月15日到9月15日、11月15日到第二年1月15日都是随礼“旺季”。“这时候有考学的、参军的、结婚的、过生日的、生小孩的,事情比较多。”

龙雨丰说:“我平常一个月要随礼五六次,按一次50元计算就受不了,何况有时还要随礼100元以上。去年随礼最大的一笔是1000元,是一个好哥们儿的姑娘上大学。随钱的时候看着都挺大方,其实压力都很大。农村人好面子,没钱也得借钱随礼,二分利在农村是最平常的。” “现在随礼是农村家庭最大的开销。有理由要办席,没理由找理由也要办席,不应该办席的事情也请别人去,目的就是为了收钱。”李伟国说:“现在这种风气越来越严重,各家没事也得找理由操办。孩子、老人过生日整一把,盖鸡架、搭猪窝也搞一把。家家都这样,你不办就是明摆着吃亏。”

由于赠送礼金挤占了部分农业生产资金,一些农民不得不减少农业生产投入。部分农民说,一年随礼要三四千元,如果用在生产上,多买点儿好种子、好化肥,同样的地就能多打些粮,也多收入一些。可现在这钱都用来随礼了,搞坏了风气,影响了农民之间纯朴的关系,互相交往都变味了,搞不好还闹矛盾。

加强引导建设农村和谐健康文化

一些农民认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亲友之间相互走动都是正常的社会交往,但目前的攀比、从众等心理,使农村人情消费逐渐变味儿,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形成了不良风气。

这种不良风气已在农村青少年中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孩子模仿大人摆生日宴席,邀请同学好友参加,甚至还有偷父母钱请同学吃饭的情况。对于农村人情消费盛行引发的问题,许多乡村干部和村民都表示无奈,他们迫切希望改变农村现有人情交往模式,推行全新的方式表达祝福。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鸿扬说,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通过互送礼品、礼金表达情感,维持社会联系,换取社会资源。但近年来,由于农民之间互助性增强,很多理由成为交往媒介,礼金也随之越来越重,人情消费逐渐变味儿。这不仅对农民造成物质、精神双重压力,影响农业生产,而且为部分干部腐败披上礼仪的外衣,值得警惕。

董鸿扬等专家建议,建立和谐健康的农村社会人际关系,需要正确引导,更需要社会支持。首先,应该在农村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改变农民的观念,引导农民节俭办红白喜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上来,不再为人情所累。

其次,加强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引导农民以健康的形式开展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在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增加有益的人际交往,提高进取意识,自觉摒弃旧习俗。

第三,营造舆论氛围,宣传遇事简办的好处,对大操大办的丑恶现象进行曝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大操大办可耻,新事新办光荣”的舆论氛围。引导乡村干部带好头,各种红白喜事一律从简,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同时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对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给予批评,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