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让"未雨绸缪"取代"亡羊补牢"
2010年07月12日 10:36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麦乐鸡"橡胶门"事件震动网民 到底能吃吗?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专电(记者金小茜、舒静)“麦乐鸡事件”还未平息,“东垣问题乳粉事件”一波又起。上周,食品安全领域再度拉响警报,又一次刺痛了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将食品安全监管效力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报道,美国媒体报道,麦当劳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麦当劳中国公司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北京食品办则表示,两种物质确属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

然而,对于消费者更关心的食品添加剂含量是否超标问题,有关部门至今没有确切回应。而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也引起人们更深的思索:为什么有关部门的应对模式如此相似?为何每一轮“行政风暴”过后,新一轮“毒产品”闹剧又会上演?

近年来,“洋品牌”屡陷“安全门”,如2005年的“苏丹红一号事件”,2007年的“滤油门”等。纵观几次风波,我国对“洋快餐”的食品安全监管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即“国外或媒体曝光产品质量问题--民众质疑产品安全性--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的“被动”监管模式。

而往往在权威部门发布报告称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后,公众仍对相关食品的安全性缺乏信任,对国家标准的可靠性心存疑虑。食品安全事件总能迅速形成舆论热潮,其根源并非有的专家所说“公众的无知”和过于敏感,而在于从制定标准到落实监管,机制的缺失与疏漏为此类事件一次次重演埋下伏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