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
商业气氛:逛客成分:20%老外,50%书法爱好者,30%好奇者
重新修建之后,琉璃厂成了世俗的商业街,全是旅游纪念品,全是好奇惶惑的外地人。除了一直受人尊敬的荣宝斋、中国出版社,瓦新的灰砖墙和猩红的中国传统建筑显得刻意甚而劣质,和西安著名的书画主题街“书院门”相比,颇有些产品重复的相似感。
琉璃厂 老北京的艺术磁场
弄湖笔、舔端砚、展宣纸、嗅徽墨,让我们一起追随举子与文人的脚步,吸取千年的文化磁场。
走在洒满阳光的琉璃厂,从东到西串街而过,木橼石阶红墙绿瓦。不由得幻想时光回到两百年前,文人墨客们都留着长长的大辫子,站在老浒记门口和来琉璃厂采买文房的王总管李公公作揖打千,店小二在耳边炸雷似地喊堂:“三位爷,里边儿请您呐!”
“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金发碧眼们生生搅了这思绪的漫游。看着“荣宝斋”的金字招牌,我绞尽脑汁儿把肚子里的英文单词儿翻了个遍。正这时,刚刚在海王村儿胡同口遛黄雀儿晒太阳的老爷子悠然路过,头也没回地扔下一句“想弄明白什么是琉璃厂什么是荣宝斋,除非他们下辈子投胎到咱中国,不然……没戏!”
寻根最原味的京城文化,让那些古老的故事随着书墨之香一起娓娓道来。
古物:
老北京最原汁原味的东西都在这儿,皇帝出宫来遛弯儿,琉璃厂是必到之处。过去的琉璃厂附近住着很多的达官贵人,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聚集在此。官员、赶考的举子进皇宫,这里也是必经之地。便利的条件吸引了众多的书商在这里设摊出售藏书,更是汇集了不少古玩字画与文房四宝。
今象:
如今这条街越来越适合旅游观光了,虽然表面上变得风光了很多,但那些值得细品的东西却在慢慢地被这些表象化的东西掩盖。或者说精髓的东西被藏得更深了,需要仔细品味与挖掘。虽然街上的氛围早已不如当初,但几家传统老字号依然不改本色,魅力如旧。荣宝斋不仅扩大了,东西也多了,这条街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冲着它来的。当然还有中国书店的古旧藏书、戴月轩的湖笔,这也都是非常知名的。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的是,琉璃厂附近的胡同也是明清时期繁华热闹的市井之地,现在路面却被小商小贩的摊位占满,老房子也都被乱搭乱建得面目全非,还是儿时的琉璃厂才是我最喜欢、最留恋的地方。
荣宝斋是琉璃厂最知名的老字号,有300多年的历史。
琉璃厂文化街上的店铺橱窗里挂满了传统工艺品。
必至地
荣宝斋 传统文化的朝圣之地
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荣宝斋,可以说是琉璃厂的一块金字招牌。300多年的历史沉淀,让它的底蕴浓厚、内涵丰富:不仅有典藏的文房珍宝、精湛的装裱工艺、绝技的木板水印,还有常常举办的“以文会友”等交流活动,使其成为了联结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首要通道。新修建的荣宝斋大厦里最为独特的是三楼的空中四合院,古朴的四合院置身于现代化的大厦之内,形成有趣的对比与映衬,实在是别具一格。不过,这座四合院主要是用作接待之用,并不对外开放。倒是二层艺术展厅以及中华菜餐厅值得大家关注与尝试。
地址:和平门琉璃厂西街19号
中国书店 在古籍中触摸历史经脉
琉璃厂地区延续千余年的古旧书业之精华便汇聚于此。这里不仅售卖书籍贯穿文史、哲学、艺术,更有字帖、书画等艺术品可供选择。最有特色的还是这儿的古旧书收售及古籍修复技艺。在这些可售卖的古旧书旁边,有几排陈列中国书店收藏品的展柜,有康熙时期殿试的卷子、原版的宋版书、康有为的真迹等古籍珍宝,逛书店之余参观一下这些收藏品,还真是意外的收获。地址:和平门琉璃厂东街115号
琢墨中华菜 文墨为底的一席盛宴
琉璃厂的文化味道太过厚重,整条街上各色元素无一不透出老北京独有的韵味。不仅两旁林立的老店如此,就连餐厅也深受感染。取自古文的店名是细细揣摩得出的,门口金黄色的荷塘屏风与水墨荷花砚台相得益彰,让人一下子平静不少。古香古色的环境一定要有内涵的菜品才完整,酥鲫鱼品时最重要的便是酥到鱼骨里的口感,传统吃法第一筷要落在鱼头骨上,骨刺酥软,老人也能安心食用,浸透鱼身的酱香把腥味减去大半,一整条鱼吃完后,连骨头也进了肚。对于食材的讲究是这儿的精华所在,虽然烹饪方法遵循传统,但却选用更为健康的原料,手写菜肴的扇子有着浓厚文墨味儿,让这家店从细节就精致起来。
地址:和平门琉璃厂西街荣宝斋大厦1楼
戴月轩 湖笔下的传统文化之花
凝神屏息,意灌笔端,只有墨香萦绕在身边,练习书法能让人变得特别心平气和,浮躁也被一扫而光。提及书法就不得不说湖笔,它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在琉璃厂就有这么一家以制作湖笔而闻名全国的商铺——戴月轩。进门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墨香,湖笔与端砚在货架上排列有序,走入深处便可看到制作湖笔的笔坊。笔坊里几位身着传统大褂的师傅正埋头于手中的活儿,选料、拔毛、齐材子、垫胎……每一步都容不得一点马虎。戴月轩的毛笔做工精细,具有“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欢迎。齐白石就十分喜爱这里的湖笔,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一直使用戴月轩毛笔。
地址:和平门琉璃厂东街73号
汲古阁楼上的露天茶楼。
汲古阁 看尽岁月变迁的老街坊
门口一尊秦兵马俑和一对雄壮石狮告诉人们这就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汲古阁,古朴典雅的木制建筑由内而外散发出中式传统的文化气息,虽然建店时间称不上久远,但自明代沿用的字号还是古韵十足。步入其中,首先看到的铜马车和数个兵马俑显露着威严气势,有瞬间穿越回到古代的错觉。虽与店里古碑帖拓片的笔墨色彩形成强烈反差,却融合得极为协调。汲古阁的看家本领是青铜复制,从仰韶文化的陶器到青铜时代的各种器皿,这里都能仿制得与真品无异。而几代人的心血让拓片成为另一大特色,不仅遵循传统,也不断创新技法,彩色拓片是改良后的新作,成为许多外国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地址:和平门琉璃厂东街134号
周边推荐地
张记酱牛肉
这家店铺是雷子的推荐,这家店的菜比较合老北京人的口味,牛腱子是首选,吃完还有小米粥送。据说店里经常还能碰到德云社那帮说相声的人呢。
地址:宣武区南新华街131号
陈记卤煮小肠
传说中全北京最地道、最好吃的卤煮小肠,虽然门脸不大,座位也不多,但浓浓的香味还是引来络绎不绝的客人。吃的时候多加点醋和辣椒,配上火烧,再来一瓶黑加仑,老北京们就是这么吃的。
地址:宣武区取灯胡同3号
作者:谷月 金春 黄建伟 刘硕朔 杜娟 赵凌怡 张乐 刘春蕾 李信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