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瓜果天堂 歌舞之乡


来源:凤凰旅游

人参与 评论

历史 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秦末汉初,这些地方属于匈奴的僮仆都尉管辖。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博望候张骞奉旨通西域时进驻疏勒,这里始为汉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

历史

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秦末汉初,这些地方属于匈奴的僮仆都尉管辖。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博望候张骞奉旨通西域时进驻疏勒,这里始为汉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唐安西四镇之一即为喀什噶尔。光绪十年(1884年),置喀什噶尔道,共辖有疏勒、莎车两个府和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民国年间改为喀什行政区,设行政长公署于疏附。解放后建立了喀什专区和莎车专区。1971年1月,喀什专区改为喀什地区。

文化艺术

古城文化】

丝绸之路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中,中国段的“南、北、中”路都是以喀什作为西出的汇合之处,是各方商品的集散地与中转站。因此,其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地位。如今,喀什地区所遗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仍为世人所瞩目,“博望凿空”和“班、甘之迹”仍在喀什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喀什独特的大漠绿洲地域环境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古城风貌与传统的街区形态。这种风貌在古时的中亚、西亚以及中国古西域广泛存在,但自近代以来便已经极为少见。喀什历史街区作为中国现存唯一一处遗留下来的有着典型古西域特色的街区,是研究古代西域文化发展史、古代西域城市变迁史以及新疆发展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传统艺术】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人民采用音乐、文学、舞蹈以及戏剧等多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出他们美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出他们的追求和理想,以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木卡姆”又被称为“马卡姆”或是“玛卡玛”,属于阿拉伯文的不同音译,在音乐术语中是成套的民间古典音乐的意思。木卡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与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而同步发展的。关于十二木卡姆的起源,在时代与地域因素上分析,主要包括两点,一个是源自于古代所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并在其基础之上而发展形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起源于本土的传统民间音乐,包括喀什等多个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是世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环境

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很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5个区:

一、喀什平原气候区。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变化显著。日照长,蒸发强,气候干燥。冬季低温期长,夏季长而炎热。春季升温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温迅速。春季多大风、沙暴。浮尘日数频繁。

二、沙漠荒漠气候区。喀什南部、麦盖提东部和叶城东北部,属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区。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冷暖变化剧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风沙多,日照强。

三、山地丘陵气候区。叶城中部,巴楚和伽师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车西部海拔1 500`3 000米处山区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下,冬季较长,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时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发生。山区河谷地带气候适宜,夏季温热,冬季偏暖。

四、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风日数多,光照充足,辐射强,天气晴朗。

五、昆仑山气候区。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和叶城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山峰终年积雪,气候严寒,空气干燥,低压缺氧,风大雪多,天气多变。全年可分为冷暖两季。

维吾尔风俗

喀什市是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代表性。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服饰、饮食、居住、礼仪、婚俗、丧葬等均受其影响。

【服饰】维吾尔族的服饰多样而美观,具有独特的风格。男子多在衬衣外面穿右衽斜领、无钮扣、长及膝盖的袷袢(长袍),腰系方形长带,带中可存放零星物件。妇女喜穿色彩鲜艳、有领无衽、从头上套着穿的衣裙。男女老幼都喜戴绣工精致的四楞小花帽,爱穿长统皮靴。未婚少女梳有七八条或十多条小辫,以长为美。宗教职业者多用长的白布缠头。

【饮食】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日常食品有烤馕、拉面、抓饭、包子、汤面、曲曲等。喜食牛羊肉。瓜果是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中的必须品。还喜欢喝奶茶和红茶,喜好饮酒。

【居住】维吾尔人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维吾尔人喜簇居,村落中,沟渠纵横,果木成荫。住宅多自成院落,院内宅旁遍植花草,栽培桃、杏、梨、葡萄、无花果等。室内砌土坑,墙上挂壁毯,还开有大小不等的壁橱,饰以各种花纹图案。

【礼仪】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崇尚礼仪的民族。家里来了客人,即使过去素不相识,也能热情接待。亲友相见,握手问候。

歌舞之乡

喀什被称为“歌舞之乡”,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现在,喀什的民族歌舞更是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乐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能歌善舞是维吾尔族人的天性,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维吾尔族舞蹈有的质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有的规模宏大,具有现代色彩;有的以粗犷豪放、鲜明跳跃见长,有的以浓郁雍容、深沉悠长显胜。

驰名中外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集维吾尔音乐之大成,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维吾尔舞蹈有流行广泛、自由多变的“喀什赛乃姆”,还有“刀郎舞”、“萨玛舞”及“麦西来甫”等。

节日

喀什当地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在这些节庆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娱乐庆祝活动。

【古尔邦节】

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撒拉、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时间: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

活动: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开斋节】

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在新疆一带称“肉孜•爱提”,所以又叫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即减食的意思。

时间:伊斯兰教历9月底。

活动:每逢封斋(斋戒)期间,穆斯林(回教徒)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以后,至太阳西下,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渴,滴水不饮,粒米不沾,平日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此外,还要求穆斯林们在斋月里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守斋。整个斋月的气氛是肃穆庄重的。到了晚上,当守斋结束时,情况就根本不同了,人们可以饮食、谈笑风生,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这样的生活连续一个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瓜果 歌舞 喀什 旅游 凤凰旅游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