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 海上仙山帝王梦(图)
2010年06月21日 11:45 21CN 】 【打印共有评论0

馒头飞处海鸥飞

说起海鸥,难免想到琼瑶阿姨那部极富诗情画意的小说《海鸥飞处彩云飞》,在长岛,若要观此美景,非乘船前往万鸟岛不可。

万鸟岛原名车由岛,因栖息着数万只黑尾鸥、海鸬鹚和白腰雨燕而得名,据当地人说,万鸟岛上只有一条路,名为“通天路”,险峻异常,但只要勇攀而上,便能尽享无限风光——当你看到身旁上万只鸥鸟飞翔,难免产生身生羽翼飞翔空中的幻觉。

长山尾归来,前往码头乘船出海,随身带了两大包白面馒头,迫不及待地想与万鸟岛上的海鸥来一次亲密接触。

行船途中,在公海上常常可以看到往来的各国巨轮,舵手根据雷达扫描,时而矫正着前进的方向。临近猴矶岛,我们偶遇了前来收获蟹笼的渔船,包着红头巾的船工,皮肤黝黑,不免想起了一部著名的电影《加勒比海盗》。船工用带钩子的竹竿撩起水中的浮球,将里面的“海鲜”一股脑地倒入桶中。放眼望去,船上木桶盛着的海水里已经浸满了收获来的海蟹,据说海水能够保持海蟹鲜活,回到陆地可以卖个好价钱。

由于同行的朋友晕船,我们不得不中途放弃了前往万鸟岛的计划,返程时,路过高山岛,我们在当地人的指导下,向空中肆意抛撒撕碎的馒头块,引诱栖息在山崖上的成群海鸥前来享用丰盛的午餐。虽然这里的海鸥远没有万鸟岛上的多,铺天盖地的架势却也足以令人兴奋,眼看它们纷纷以优美的姿态划破长空,投入水中,一幅馒头漫天飞、海鸥跟船跑的壮观景象。

八仙是沙门岛的逃犯

长岛庙岛,在宋代曾被称为沙门岛,是专门流放犯人的所在,《登州府志》云:“建安三年索内外军中不律者发配沙门。”为了看守犯人,宋朝还在岛上专门修筑了沙门寨,并且派驻一部分官兵,由于沙门岛是一座孤岛,四面环海,远离大陆,因此被发配到此的犯人很难逃离出去。《水浒传》里的不少英雄好汉,都曾被发配到这里。正因如此,蓬莱的“八仙文化”在长岛得以全新演绎,风格如同“戏说”,却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八仙”确有其人。

传说当时朝廷为了控制犯人的数量,每年只拨给沙门岛三百人的口粮,于是,守寨的头目每当犯人超过三百人时,就将那些老弱病残者捆住手脚,扔进海里。一位姓吕的壮年汉子,血气方刚,私下鼓动众囚犯逃跑,随即就有6个犯人响应,其中包括白发如霜的张果老、瘸腿拄拐的铁拐李、吹笛弄箫的韩湘子、皇亲国戚曹国舅、大肚便便的汉钟离、年纪轻轻的蓝采和,再加上为了追寻兄长到此、被寨主强逼为压寨夫人的何仙姑,一行8人,靠着葫芦、船板、驴皮、木盆等“法器”,相互帮助,飘洋过海,终于返回了陆地。陆地上的人们只当他们来自海上仙山,故而一传十,十传百,八仙的故事很快尽人皆知,而在长岛当地,却有了八仙原是沙门岛的逃犯一说。

帆船访妈祖

午后2点,换乘帆船出海,前往拜访传说中“八仙”生活过的庙岛。一艘古色古香的木质帆船,两根高高竖起的桅杆上,分别贴着红纸黑字的“大将军八面威风”和“二将军百灵相助”,端坐船尾的舵手手执两根麻绳,通过滑轮来控制船舵的方向。

前往庙岛的途中,气温的骤降,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便没了太阳,衣衫单薄的我们只好裹紧救生衣以求保暖。远远望见了海堤上静立的妈祖塑像,手执明灯,为来往船只指示方向,就在雕像背后不远处的岛上,便是供奉妈祖的显应宫所在。

妈祖在北方又被称为“天后”,本名林默,世称林默娘,因专门救助海上遇难的船只,而得到沿海地区渔民们的供奉。显应宫内的妈祖像旁,陈列着不少轮船的模型——这些都是曾经遭受海难幸存下来的船只,为求妈祖保佑而将船制成模型陈列于此。

从妈祖庙出来,天已放晴,傍晚柔和的阳光洒在身上,顿时暖和了许多。扬帆起锚时,留恋地回望庙岛海堤上的妈祖像,祈求手执明灯的妈祖保佑来往船只的平安,回神时,只见夕阳下的帆船已经变成了金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孟欢欢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