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准“下一个黄金十年”
2009年03月12日 19:01凤凰网时尚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2009中国服装论坛] [品牌] [服装]

困惑二:新消费市场

新消费市场,是情绪化的市场,还是理性发展的市场?

新消费市场,是传统业态的天下,还是新业态的天下?

新消费市场,是危机之后世界唯一的、最后的市场吗?

金融危机一定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在欧美包括服饰、皮货和化妆品在内的奢侈品消费出现了近10%的缩水;在日本,高价产品销售的萎缩和低端市场、二线品牌的流行,也进一步说明全球消费市场萎靡的事实。相比之下,中国消费市场的表现令人费解。一方面,中国消费者正小心地捂紧钱袋子,大批的中小企业正在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购物激情依旧,二线产品的网购业绩猛烈上升。2007年的淘宝网上,仅214万人的四川消费者就创造了13.5亿元的网络交易总额。到了2008年金融风暴最猛烈的第三季度,交易人数增至325万,交易额增至20多亿元,其中女装的份额占6000多万。

中国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旺盛?哪些品牌真正对了消费者的胃口?销售渠道发生了哪些变化?全球时尚巨头都不约而同地把焦点转向了中国,在他们眼中,目前的中国是“世界唯一的、最后的”的市场。而身处其中的中国商人却感觉,中国市场的整体面貌正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几乎无规律可循。

“消费者对服装国产自主品牌有了更高的性价比要求,这势必引起品牌营销策略的改变。另外,根据我们对50多家企业,数十家商场,300多个消费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中国服装的自主品牌并不十分满意”,中国服装论坛负责人说:“重新定位与分析中

国市场的变化,是每个中国服装品牌今年的必修课。市场环境越复杂,营销策略就越讲究系统化,过去我们的行动大于思考,而现在,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特殊时期的营销策略”。

据论坛负责人介绍,除了现代营销创始人米尔顿•科特勒、日本良品计划(MUJI无印良品)株式会社取缔役会长松井忠三先生,著名人类学专家邓启耀、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GfK市场研究集团中国区总监何建新等也对金融危机后中国服装品牌的重塑充满兴趣, 他们就消费市场的多元需求分析,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现象,分析、研究提供消费的场所和渠道的变化倾向,并从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从消费本源解码中国消费市场,深刻解读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市场上分析中国的消费者。他们对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市场有着共同的感受:“对于世界而言,中国市场是一个新的课题,而且是现阶段最受关注的课题。对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而言,这个阶段是难点,是拐点,也是兴奋点”。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