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菜市场的回忆 寻根老北京四大菜市场
2010年05月12日 07:56 千龙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崇文门菜市场的搬迁,重新唤起了老北京人对菜市场的回忆。上世纪70年代,西单、东单、朝内、崇文门菜市场,曾经是北京城内最为著名的四大国有菜市场———

■编者按

5月16日,位于崇文门大街1号的崇文门菜市场将正式闭店,搬迁到距此不远的广渠门地区。这座在崇文门矗立了34年之久的地标式建筑,将永远留在人们记忆中了。

上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还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居民的粮油、副食品供应全都凭票、凭本,那时的国营菜市场因其货品全、质量好、信誉高而深受老百姓喜爱。西单、东单、朝内、崇文门菜市场,曾经是北京城内最著名的四大菜市场,这四家菜市场分布在北京旧城的东西南北,为全市千家万户的生活提供服务,也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四大菜市场。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品的丰富,超市走入了百姓生活,逐渐替代了菜市场。西单、东单菜市场已经不复存在,朝内菜市场迁址,并改为超市经营,只剩下崇文门菜市场一家独自守候。现在崇文门菜市场也将搬迁,京城四大菜市场将全部离开它们的“出生地”,借此机会,我们寻根挖出这四大菜市场的前世今生,追忆老北京人曾经的生活和远去的那个年代。

如同火车站一样的东单菜市场

■一百年前,临近“使馆区”的东单菜市场,拥有英文名称“EastMarket”(东市场),由法国人管理,当时是京城少有的“高档购物中心”

东单菜市场是京城四大菜市场中,建成时间较早的一座。这家菜市场原名东单牌楼菜市,简称东菜市,坐落于东长安街的东单路口西北,东单二条胡同南侧。上世纪90年代东单菜市场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如今的东方新天地购物广场,东方新天地的东部,就是当年东单菜市场大致的位置。

最初,东单路口还没有现在这些建筑,而是一大片空地,于是一些摊商就在此地摆摊售卖一些蔬菜、日用品还有小吃,当时这里只是简单的菜市,没有什么组织。我曾经见过一张东单菜市场的早期照片,从照片中人物的穿着,我判断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清末。在照片中,可以看到东单菜市场的正门朝南开,是一座圆弧形建筑,照片上清晰可见菜市场的中文名称“东菜市”和英文名称“EastMarket”(东市场)。

照片上菜市场的名字很令人奇怪,一个普通的菜市场,竟然拥有英文名字。不仅如此,1917年,这家菜市场还由法国人管理。在我采访的很多老北京人中,他们提起东单菜市场,都认为这家菜市场是京城四大菜市场中档次最高的。为什么是这样呢?这还要从东单菜市场的地理环境说起。

按照现在的经营理论,一家商业企业的定位,一定要参照其所拥有的购物群体的品位和需求,早在一百年前东单菜市场开始经营时起,这家老菜市场就按照现代的经营理论给自己找准了定位。这家菜市场从诞生起,就处在了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从东单菜市场往西几百米,就是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大街和北京当时最时髦的北京饭店。这还不算,从东单菜市场往南不远,就是北京最早的“使馆区”东交民巷,东交民巷中上“星级”的六国饭店,是京城少有的高档饭店。

当时东交民巷一带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和居住人群,就产生了特殊的需求,使得早期的东单菜市场除了经营一般菜市场的菜蔬食品以外,还有大量舶来品向来华外国人供应。因为沾了“洋味”,东单菜市场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成为人们心目中一处“高档购物中心”,在附近的外国人经常到这里购物。但是,据说“七七事变”后,在北平的外国人日益减少,而东单菜市场也因为购物人群的改变,而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菜市场。1938年起,东单菜市场由日本人管理。

■解放后,东单菜市场成为一家国营菜市场

上世纪50年代初,东单菜市场经过公私合营,国家将摊商收归国有,东单菜市场也就成为了一家国营菜市场,正式定名为东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内蔬菜、鱼肉齐全丰富。在菜市场的室内,每排摊位之间,留有较宽的人行道。菜市场的旁边是早点铺,买菜的人来早了的,可以先在早点铺里吃些早点,如豆浆、糖油饼、炒肝什么的,吃饱了再买菜。买完菜的人累了,进早点铺歇歇脚,喝碗豆汁儿,吃些薄脆、油条,好不惬意。不过后来东单菜市场不再经营早点生意了,所以在我采访的人群里,对于东单菜市场的“早点”,很多人的回忆就不那么一致了。

■东单菜市场的建筑,在当事人的回忆中就好像火车站

在我采访的老北京人中,很多人都提及了东单菜市场独特的建筑,在他们的记忆中,东单菜市场是一种大开间、高立柱的空间布局,看上去很像欧美火车站的设计。我想菜市场与火车站的建筑,倒是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这两处地方都是人流聚集之处,对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有着相同的要求。

事实证明东单菜市场的这种建筑便于灵活布置摊位、柜台,完全满足了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的要求。那时东单菜市场是L形格局,有两个门,一个门向南开,一个门向东开,这样便于人流疏散。

据很多人回忆,一直到东单菜市场被拆除的上世纪90年代,菜市场的南门上还顶着一个圆弧形的建筑造型,保留着它建成初期的模样。上世纪90年代为了建设东方新天地,整条东单二条胡同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同航空母舰一般的现代时尚的购物广场。而曾经的东单菜市场就只有在人们的回忆中才能找寻到了。

 当年全国十大菜市场之一的西单菜市场

西单菜市场在东单、西单、朝内、崇文门四家菜市场中,可以算是名头最大的一家,这家菜市场还曾是全国十大菜市场之一。

■现在的君太百货商场一带,就是原来的西单菜市场

我曾经问过周围的年轻人,是否知道西单菜市场在哪里,他们都纷纷摇头说不知道,只知道西单地区有西单商场、中友百货、君太百货,没听说过西单还有菜市场,他们觉得将一个菜市场建在繁华闹市这怎么可能?也难怪,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那么,那个曾经的西单菜市场到底在哪里呢?我询问上年纪的老北京人,他们有的说在西单商场对过儿,有的说在皮库胡同,还有的说就在西单北大街的南口。虽然大家说的地点不一,但大方向都在西单北大街的路西。为了理清西单菜市场的具体地址,我来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西单菜市场的资料。

据图书馆的地名志书中记载:“西单菜市场建于1956年,地址是西单北大街195号。”不仅如此,在地名志书中还附了一张地图,这可帮了我的大忙,对照地图,我看到原来西单菜市场就在皮库胡同的南侧,现在的君太百货商场的位置。

■西单菜市场曾经日接待顾客5万人次,是当时逛街购物首选去处

西单菜市场地处繁华的西单闹市区,它以经营鲜活副食品为特色,是当时货品种类最全的菜市场之一。在我查找到的资料中,西单菜市场曾经日接待顾客5万人次。这是什么概念呢,我曾经在今年春节参观新科技馆,我去的那一天,科技馆统计当日接待参观者为3万人次,当时我觉得科技馆里人挨人,人挤人的,可是您想新科技馆是多么大的地方呀,3万人还拥挤得不得了,如果将5万人放到西单菜市场中,那会是怎样一种场面呀。我问过去常去西单菜市场购物的一位阿姨,阿姨毫不犹豫地说,“西单菜市场就是有那么多人,每次去买东西,我们都是被人流拥着往前走的。”

那时候的西单菜市场,还是人们逛街购物的首选去处。当时的商业设施并不发达,而西单菜市场附近却集中了首都影院、长安大戏院、鸿宾楼饭庄、西单剧场、天福号,还有西单劝业场、西单商业街、西单百货商场。因为去西单菜市场可以将逛街与购物联系在一起,致使这里的商气兴旺,于是大家把这里作为购物的首选,很多新婚的小两口出来逛街都愿意到这里,既算逛了街,又可以买菜和副食品回家,一举两得。

■在西单菜市场过春节因为没买到冻鸡,有人竟然急哭了,而现在老百姓生活提高了,再也不用为买不到个东西而伤心

在采访中,有一位老顾客向我讲起了她在西单菜市场春节买冻鸡的经历。她说,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时期,无论买什么都凭本。比如说按规定每人每月有半斤肉,那么到菜市场中,只能买到按本的供应量,想多买就是有钱也不行。但是唯一例外的就是冻鸡,买冻鸡不用凭本,因此冻鸡一下就成为紧俏商品。那一年春节,为了买冻鸡,她早早地就到了西单菜市场,刚一进门就看见蜿蜒看不到头的长队,于是赶快排队。没想到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眼看就要到了,结果冻鸡卖完了。她忙问售货员冻鸡明天还会不会再卖,售货员说春节前不再卖了,这就意味着这个春节她再也买不到冻鸡了。她的心一下就凉了,想到这个春节孩子没有鸡吃,她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现在人很难想象这种感觉,我不由感叹道,现在想买什么商场里应有尽有,哪里还会为了买不到东西而伤心。

改变了地理位置的朝内菜市场

朝内菜市场与其他三家菜市场不同,这家菜市场虽然到现在还依然存在,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已经改变了。

■原来朝内菜市场在朝阳门内大街的南侧,而现在的朝内菜市场建在了东四路口东北、朝阳门内大街的北侧

朝内菜市场建于1953年,它的位置在老外交部的斜对面,现在朝阳门内大街路南。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朝内菜市场一度消失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原来朝内菜市场的位置改建成百货商场。1998年,东城奥士凯集团在东四路口东北重建新的朝内菜市场。2007年,物美集团和奥士凯合作开发朝内菜市场,此时朝内菜市场虽然名字没有改变,但是已经转变为物美集团按超市模式经营的“菜市场”了。

■寻找曾经的朝内菜市场

原来朝内菜市场所在的这片地方,是糖市的所在地,每年腊月廿三祭灶前,从朝阳门菜市场到朝阳门城楼,大街两边布满了售卖糖块、糖球、关东糖的货摊。上世纪50年代初,拓宽马路,将街内的小商小贩都迁到了朝阳门内大街的万历桥胡同附近,政府盖了大棚,于是小贩们开始在大棚中设立摊档,相对固定。再后来就发展成了大菜市场。

据很多当事人回忆,当年朝内菜市场建在万历桥胡同的北口东侧。据他们描述,万历桥胡同不宽也不长,只有大约百米,胡同两边的宅院只有十七八个。万历桥胡同北口东侧是朝内菜市场,菜市场的后门在胡同南头东侧,菜市场进货大都在后门。如果按照他们的描述,我猜想朝内菜市场大约有整条万历桥胡同那么长,那会是很大的一座菜市场呀!不过想想也难怪,在那个严格的计划经济年代,北京城内既无农贸市场,又无流动摊贩,这个菜市场便是京城里有数的几个老百姓菜篮子之一,承担着附近数百户乃至上千户居民的日常蔬菜和副食品的供应,要是规模小了恐怕都难以保证供应。

我对这家有着整条胡同那么长的菜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去朝阳门内大街探访,想找到原来朝内菜市场的准确位置。但是我来到朝阳门内大街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条叫万历桥的胡同,打听了很多人都无所获。无奈我只得回家,一头扎进书堆,找出了地名志的书籍,在其中仔细查找,才知道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万历桥胡同并入了前拐棒胡同。前拐棒胡同的北段就是原来的万历桥胡同。当我再次来到前拐棒胡同时看到,胡同的东侧原来朝内菜市场的位置,已经被东单明珠商场取代。

■留下鲜活记忆的朝内菜市场

我采访到的很多老北京人都说,朝内菜市场才是真正的菜市场。在菜市场的大门外就摆满了柜台,蔬菜、水果到处都是。菜市场里又分前后两个货场,进入大门是第一大卖场,柜台分东西两侧,主要经营糖果、糕点、烟酒、水果之类。进入第二大卖场,这是菜市场的核心区,供应各类肉食、蔬菜。菜市场内整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每到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前夕,买猪头、猪蹄等办年货的人,不顾天气寒冷,凌晨四五点就赶到菜市场门口,菜市场一开门,便蜂拥着从正门旁的夹道,往第二大卖场冲。

我有一个表姐家就住在朝内菜市场旁边,她向我讲起了每年初冬时节,去菜市场买时令菜的情景。那时每到初冬时节,胡同里的大妈们早早地就到菜市场打听好了哪天会卖大白菜、大葱、土豆等时令菜,因为那时候冬天吃菜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菜市场一个冬天也就这几天会卖这些时令菜,大伙要趁这几天买了菜回家储存好了,要吃一个冬天的。因此谁也不敢怠慢,全都严阵以待。

到了买菜的那天,全胡同里的大人小孩全家总动员,推着过去小孩坐的那种小竹车,或是拉一个平板车,把家里的网兜、麻袋都带上,浩浩荡荡奔向菜市场。大伙儿老远就看到菜市场门前的“小广场”上,大白菜、大葱、土豆,各堆成小山似的,不过您别看东西多,排队的人比东西还多,排队的长龙有时一直拐到万历桥胡同里,那场面壮观,不排两三个小时的队是买不上的。

在排队的队伍中还有很多孩子,因为那时买菜一般按人头算,一人可以买几斤,所以家里来的人越多,买的菜越多。买完菜孩子们都不走,他们还要等到这些小山似的菜卖光了,再从菜叶堆中寻找可以捡回家的菜。表姐说她那时经常背一个一根带的书包,挂在脖子上,腾出的双手,在菜叶堆中拣拾剩下的小土豆。有时候运气好,能捡一书包土豆,然后兴高采烈地带回家。说到这里表姐不由得感叹道,现在的生活好了,孩子们吃的喝的都是精益求精,已经很难体会到那时孩子们的生活了。

市场经济的发展,老菜市场相继消失了,人们也告别了物资匮乏的年代。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回忆老菜市场带给我们的欢乐与悲伤,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京城仅剩的一家原汁原味的老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

崇文门菜市场是真正位于北京的繁华地界,就在崇文门外大街西侧,新世界百货商场的北侧,崇文门外大街1号就是崇文门菜市场的诞生地,从1976年3月1日,这家菜市场就一直在这里,至今已有34年。这个春天,崇文门菜市场在刚刚过完它34岁的生日,5月16日就要搬到广渠门,它的老建筑也将被高档写字楼所代替。知道这一消息后,我立刻拿起相机来到崇文门,为这家老菜市场留下最后的照片。

■当年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到崇文门菜市场买东西,那也是外宾购物接待点,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崇文门菜市场这片地方,最早是北京内城崇文门的瓮城月墙所在,抗战胜利后瓮城被拆除。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因修筑地铁,将崇文门的城楼、箭楼等一组建筑拆除,内城崇文门彻底消失。到70年代中期,在原来崇文门瓮城月墙的位置上,修建了崇文门菜市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年代,市场上物资匮乏,买副食品需要凭票,凭本儿(副食本)。开业之初的崇文门菜市场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这家菜市场不是什么人都能到那儿买东西的,那时候只有属于崇文门菜市场片儿内有“本儿”的居民、外省来的劳模、外国人才能去那儿买东西。因为当时的崇文门菜市场是外宾购物接待点、外省劳模和机关干部购物的指定点、政府采购的指定点。

■崇文门菜市场一度成为北京副食行业的风向标

后来,市场放开了,崇文门菜市场也顺应时代发展,越搞越活。这家菜市场成为京城最早进行南菜北运的菜市场,还曾经包机空运鲜荔枝、用整火车皮从山东拉猪肉。北京四九城的居民纷纷涌向崇文门菜市场,据菜市场的老职工回忆,那时候他们一天就能卖掉一卡车的“大大泡泡糖”,当时就连市里的领导也连年到崇文门菜市场调研市场变化。

■京城唯一保留柜台式销售模式的老菜市场

我去崇文门菜市场探访,发现这家菜市场的与众不同。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超市的购物模式,而崇文门菜市场却是北京至今唯一保留着柜台式销售模式的老菜市场。老柜台式的销售模式,将人们又带回到了上个世纪,勾起人们对旧时光的回忆。只是不知,搬迁后的崇文门菜市场是否还是老模样,我期待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尹玉泉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