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叶佩兰研究员:全民收藏不能向钱看(图)
2010年03月22日 17:19 《齐鲁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因为盲目收藏,不少人倾家荡产

记者:有不少藏家因为盲目收藏陷入困境,您是否能给大家提个醒?

叶佩兰:我见过因为收藏而使自己受损的企业家有很多,不少人为此弄得倾家荡产、卖房离婚。收藏是个好的爱好,但不能太痴迷。我认识泰国一个华侨,收藏了大批元青花,全是仿的。爱好可以,千万不要太痴迷了。太痴迷就给造假者制造机会,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捡漏的机会,这是一种侥幸捡便宜的心理,赝品专骗财迷的人。要说收藏的话,首先这种心态就不对,你心态不对,就容易上当受骗。

还有一个企业家,在溶洞里藏了上千件瓷器,说是“海捞瓷”,上面还长着些蛤蜊皮,看得人身上起鸡皮疙瘩。其实都是些仿品,蛤蜊皮都是做上去的。搞收藏,上当受骗得太多了。有的人受不了那种刺激,以致精神受到伤害。

另外,我觉得现在的收藏观念应该有所改变,收藏现在的艺术精品也是一种收藏途径,应该加快现代艺术品走入市场的步子。高仿品的制作有助于普及大众的文物知识,一些镇馆珍宝的展览机会很少,普通大众很难有机会欣赏到原件,更不可能收藏。而高仿品对文化产业而言,前景无疑将有更大的发展。

记者:如今各地电视台鉴宝节目办得很火,这类节目在普及文物知识上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它有负面影响,比如过于向钱看?另外,多年来您对民间藏品的鉴定数以万计,您觉得民间收藏的水平如何?

叶佩兰:现在一些鉴宝节目,不能光教育人知道古董值钱。媒体应该担当起宣传教育作用,各种鉴宝节目的内容应该是普及知识内容,让人看了后能增加文化和知识、培养高雅的性情。我觉得《国宝档案》就比较好,每天几分钟,其中好多知识我都不知道。让人增加历史知识、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比告诉人们它值多少钱更重要。

多年来参加的鉴定活动,发现民间藏品的档次、品位大多比较低,多数是仿品。可以说,我参与鉴定的古董80%是仿品。现在市场上从几千年前的陶器到元明清时代的瓷器没有不仿的,所以强调学习,先学习,再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向阳 编辑:李想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