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逐渐成为一个历史背影的今天,剑早已逐渐脱离战场,挂在厅堂之上,成为身份的注脚。靠铸剑闯荡江湖的杭州工艺大师季劭聪,因有一手再现历史上名刃名刀的好手艺,而逐渐闻名于江湖,《杨贵妃秘史》《水浒传》《新少林寺》《狄仁杰》等众多剧组甚至成龙纷纷找上门来请他铸剑。在他看来,刀剑并不是冷血无情的杀手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每一把刀剑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铸剑闯江湖备受剧组青睐
今年的年度大戏《杨贵妃秘史》一经播出就备受观众关注,剧中的刀光剑影让人印象深刻。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刀剑都出自季劭聪之手。
早在该剧拍摄之前,导演尤小刚就亲自到龙泉刀剑厂寻找刀剑铸造大师,看了一大堆设计图纸后,季劭聪的作品最终进入剧组的视线。
季劭聪对这次选中一点都不意外。之后,电视剧《水浒传》《狄仁杰》《新少林寺》等众多剧组纷纷找他铸剑,并聘请为兵器顾问。《水浒传》里的600多把兵器,《狄仁杰》里的5把唐刀,全都出自季劭聪之手。最近,成龙上海武术馆开业在即,也请他设计3把宝剑用作镇馆之宝,为成龙的武术馆增加一些真实的色彩。
在没有刀光剑影的江湖里,季劭聪却靠铸剑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从老家龙泉的手工作坊,再到杭州成立的泉季剑坊,季劭聪一步一步把被历史抛弃的刀剑,重新放回到公众的视野。由于其作品个性十足,鉴古铸今,受到越来越多剧组的青睐,并纷纷找他帮忙铸剑。这一度让他“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
季劭聪一直认为,铸剑是份精细活儿,静不下心来是做不好刀剑的。配料、锻合、复合、镂刻、淬火、磨砺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全神贯注,一不小心就会伤及自身。2003年,季劭聪在龙泉学习全手工研磨高级刀剑时,就受伤了。在他做最后几道精磨的时候,突然发现到处是血,这才知道右手食指断了,一直挂着。“年轻时候性子急,容易受伤。”他说,手上的伤至少有20几处,右手食指和左手小指都曾经断过。季劭聪摊开他的手掌,满手是茧,满手是伤疤。当被问及手指断了,残废了还怎么制作刀剑时,他显得很豁达,“断就断了,即使这根手指断了,还有其他手指,我相信只要努力,还是可以制作刀剑的。随着制作技艺不断提高,受伤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小。不怕受伤,就怕没有灵感和耐心”。
一手绝活再现历史名刀名刃
季劭聪出生于刀剑工艺世家,爷爷是龙泉宝剑的传人,几个哥哥也都带着徒弟从事刀剑制作。由于有着过人的天赋,再加上勤奋好学,季劭聪练就一手绝活,历史上的名刃名刀,都能在他的千锤百炼之下再现出来。
2006年,《战马刀》荣获第四届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2007年,《龙泉剑》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2009年,《陨铁剑》荣获西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金奖,《战国剑》荣获2009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银奖……一把又一把历史名刀名刃被广大刀友争相收藏,季劭聪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最受欢迎民间艺人”的称号。
虽然靠制作刀剑为业,但季劭聪对武侠影视剧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刀剑不屑一顾。“完全是创作者凭空想象的,只是图吸引眼球。”他说,他最喜欢汉代剑,剑把只用简单的布条缠绕,质朴得毫不起眼。剑做多了,就返璞归真了。日本的冷兵器铸造素以理论体系完整、工艺传承严谨著称。季劭聪说:“我们已经找回古法炼剑的方法了,而且市场这么好,超越日本工艺不在话下。”最独特就意味着有市场,为了市场,就必须恢复古代手工铸剑的技艺,可丁可卯地锻制。这样,龙泉剑锻制技艺不会失传,而且一把剑好几万的情形会让后来者不断,继续传承下去。
正因如此,十几年来季劭聪刻苦钻研中国刀剑历史,身边总是随身带着几本描述历史名刀名剑的书籍、图集。“把家传技艺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什么剑都能打造出来。”季劭聪说,他能根据历史名剑设计并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既出新意又有根据的作品。
季劭聪说,其实每一把名刀名刃,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只要你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用心锻造,就能制作一把宝剑孤品,让每一把剑都是独一无二,越独特就越值钱。而他最满意的一件作品就是《战国剑》,取材自4000多年前落在阿根廷的陨石和土钢,经历了72万层的锻打,剑身清晰体现出手工精细的折叠痕迹,犹如大海波涛,透露出玄铁的寒光,精美至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