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儿童用药容易出错的八个环节


来源:生命时报

人参与 评论

本期《生命时报》邀请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高恒淼、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药师张征针对儿童用药容易出错的八个环节进行指导。如果孩子以前服用过某种药物,且发生了过敏反应,再次服用很可能过敏,这时应及时咨询医生,选用合适的药物。

6.了解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服药前一定要了解其禁忌,如这种药能否和孩子常吃的食物同时服,在不确定时应咨询医生。大部分药物不建议用牛奶、果汁等饮品送服,以免影响药效,或出现其他难以预测的果。

如果用牛奶送服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牛奶中的钙可与它们结合成不溶性螯合物而影响吸收,进而降低药效。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大家关注。一位男性因小时候患病,父母常喂红色药剂,且总骗他说是西瓜汁,导致他现在看到西瓜就害怕。很多家长在喂药时都会骗孩子说药是糖果或果汁,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不仅可能让孩子从此害怕吃药,还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心理造成影响。

7.选择不易开盖的药瓶

现在很多儿科的专科药使用了安全瓶盖,需要用力按一下才能拧开,这种包装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孩子误服药物。但还有更多药物没有采取这种包装。因此,家长应把药放置在远离孩子的地方,如较高的柜子,或他们不易打开的抽屉里。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要及时就诊,情况严重时要拨打急救电话。

8.做好三大检查

专家还建议家长在给孩子选用药物时做好三大检查:

购买时,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没有被打开的痕迹或标签不清的情况。如果药品包装鼓胀,可能是变质了,不宜再用。

回家后,仔细阅读盒内的说明书,再次确定这是你要买的药。有些药物的名称容易让人混淆。如“小儿安”并不能用于治疗夜惊啼哭,而主要用于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肠炎、耳炎、结膜炎、疮疖、脓肿等。如果擅自给孩子用,很可能延误治疗,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打开药瓶,检查颜色、形状、大小和味道。如果觉得和之前的不同,应立即询问药师或医生,确认正常后再给孩子服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董俊杰]

标签:儿童误服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非甾体抗炎药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