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教育弊端导致孩子的亚健康

2011年06月02日 11:26
来源:凤凰网健康论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华东师范大学某学前教育系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已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在青少年身上广泛存在。2010年,上海有8名中小学生自杀死亡。因与家长争执或不满家长管教方式而自杀的有6人,因情感、学业压力等自杀的有 2人。上海市教委为此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中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沟通。

3000万青少年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7年,《北京晚报》就曾报道,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然而,这还是被一些门户网站作为重要“新闻”,推到首页。

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有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等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引起重视,但实际情况是,这一问题从未引起真正重视,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仍旧强调孩子的知识教育,只是当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意外事故,诸如自杀时,这一问题才被提及,才象征性地被重视,而随后,又回到老样子。换句话说,当下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本就出了问题,极“不健康”。

在学校教育中,近年来,有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面向学生组织心理咨询讲座,还有的在班级设立心理咨询委员,这一定程度表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是仅仅靠组织一两次心理知识讲座,在班级中设心理委员以及设立心理咨询室就能解决的。从我国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评价体系看,很多管理办法、评价办法,恰恰是孳生心理问题的源头———前不久,成都盐道街中学针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礼仪教育规定,异性同学的交往距离一般为0.8米至1 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异性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要处分。从学生正常交往角度分析,这一规定不仅“雷人”,而且“变态”,学生能否“习得”这种“礼仪”姑且不论,这种规定之下,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会加剧,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我国中小学,这种“雷人”的规定比比皆是。还有的中学,以监督学生认真上课、提高校园安全为名,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安装摄像头,监视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拍摄下学生们在校园中的亲密镜头,据此对学生进行曝光、处罚。

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边在教育孩子要进步、要“求真务实”,可呈现给孩子们的往往却是是非颠倒的现实,比如,学校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要求学生配合作假、演戏———在上公开课时,事先安排某些学生举手发言,且对整个答问过程进行“彩排”;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会把那些“不听话”、老是有“怪问题”的学生视为“差生”,更引导学生要按范文标准写作文,如此才能得到不错的分数。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给学生的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学生如果接受这样的教育,却一直“情绪稳定”,保持“淡定”,会是令人恐惧的事儿。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一些分析,将主要原因归为家庭教育缺失———按照教育的分工,家庭教育确实承担更多的做人教育职责,因此,父母的家教方式不妥、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少、对孩子不合理的期望值等,都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与其说家庭教育缺失,不如说家庭教育已经全部异化,已经纳入学校教育。家长现在都成了学校的课外辅导员,开家长会,大多是学校布置家长回去完成“家长作业”,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批改孩子作业等等,最终,父母成为“孩奴”全部围着孩子转,而孩子的生活完全被学业包围,没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在“老师、父母都是为你好”的“谆谆教诲”中迷失自我,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有很多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学生”莫名地自杀,这其实是长期以来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发泄导致的总爆发。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每个人生活更美好。可是,如此多青少年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表明,教育已经偏离本质,追逐功利的结果,这样的教育,实难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更难指望培养杰出人才。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延续此前的模式,结果是不难想象的。也许有的学校,还满足于这种教育培养了多少大学生,有的家庭,还满足于这样的管教,让孩子上了名牌大学,但需提醒学校和家长的是,上大学、上名校,从来就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这只是获得学习以及提高个体能力与素质的机会而已。要让青少年身心健康,就必须得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人生幸福,来思考当下的教育,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本质。这已是刻不容缓。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亲子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亲子",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闫昭遐] 标签:教育 孩子 健康 教育弊端 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的本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