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接孩子放学也有大学问!(资料图)
每天离园回家的时候,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他期待着与家人分享一天的生活感受,期待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认可、鼓励与支持。
据报道,中国父母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今天学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我们中国的父母一般比较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在幼儿园没有受欺负就行。家长的关心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培养与变化。外国的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你今天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新作品了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外国的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的交往上。
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建议“中西合璧”,巧用“黄金时间”,走进孩子的心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帮助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国外家长看重轻松愉快的气氛,平等的“朋友式”关系,让孩子从小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与家人一起学会“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也应由“保姆式”家长转变为“朋友式”家长。
让孩子有个轻松的心理环境。无论家长一天的工作多么辛苦,也不管你今天多么不愉快,从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让孩子在第一时间见到你的快乐笑脸。“终于盼到接你的时间了!”孩子永远在大人的脸上寻找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你的“脸色”会直接影响孩子离园后的情绪。给孩子一个漂亮的开场,让孩子有良好的倾诉欲望和表达意愿。
向孩子提问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提一些直接回答的问题:比如你认识新朋友了吗?晚饭吃的是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谁?等等。而中、大班孩子的问题则可以进一步加深:比如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你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你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等等。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总之,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应答式”的提问,提问的方式以不损伤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原则。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亲子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亲子",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