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身价的“会所餐厅”
2008年12月11日 14:11 FT中文 】 【打印共有评论0

会所永远是极小部分人的会所。吃遍大餐馆并不稀奇,日日在会所消费,又能随时定到私人会所的餐位,似乎才是新的“体面”标准。

老板们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或者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能给客人提供特别的餐饮服务,总是将饭店开在神秘幽静的所在,择优选取客人,命名为“会所”。也有的,专门选了有历史的老房子——餐饮业和文物收藏一样,也要讲故事。在杭州,要选在西湖边的老别墅或者景点深处的某秘境,在苏州,选在弄堂里的园林内,在上海,则要选在上了历史的公园或者名人老宅里。

有一家号称绝不对外的会所,就在西湖旁边的某老建筑内,追溯历史,也能说出住过这里的个把名人。老板买来了落地铜镜,又有老式牛皮沙发,处处严丝密缝,点出“奢华”主题。端上来的炒青菜,却只有菜心,老板介绍说:“这个菜叫舍得。”又补充了背景资料:“呵呵,在我这里的员工,维生素都保证充足。”一开始,我还没把以上两句话连缀在一起理解,心想老板对员工颇为不薄,脸上就不自觉挂起微笑,却不料他紧跟着一句脑筋急转弯的谜底:“员工们每天吃菜皮,维生素可好了。”我脑中立即产生活生生的画面,尽管也有营养学上的些许安慰来支撑——他们吃菜皮可能比我们吃菜心更加健康呢——可是面前这盆售价人民币88元的“舍得”有着这样跌宕的花絮报告,让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了。而会所里的各种菜肴,多半有类似的故事。菜肴越是精致,被过滤掉的东西就越是让人心疼。富贵的代价。

又是在上海某会所,公关穿着拽地的长裙前来接待。好像是要复古旧时的管家装扮,黑色的缎子底,绣着龙凤图案,外加招牌的笑脸。据说好的会所就应该有好的管家来照料,流水线上培养的服务生可不能满足这里的需要。会所的菜式是按照你的预算来配置的,市场上能买到什么最新鲜的,价钱最贵的,大厨就会为你配好。宴席的菜单也是事先给客人确认过的。像足了旧式的一次请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王淑瑾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