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未富先奢”的多重解读
富二代、富三代在家庭实力的支撑下,消费观念与出手宽绰令人瞠目结舌,且不论常从媒体中看到令人不安的纨绔子弟飙车,不仅刺激民众神经,而且威胁他人安全,单说一些80后、90后花钱如流水,生活奢华,攀比高档名牌之风日盛;追波逐流,花父母钱一点也不心痛,对此,社会公众感到心存忧虑。
“未富先侈”早已成为国人的一大诟病。不少人为了要面子,图虚荣,脸打肿了充胖子,看到琳琅满目的奢侈品牌,虽囊中羞涩却也动起了心思。虽说奢侈品也好,其他高档商品消费也好,买与不买,买多买少,都是消费者的权利,不是金字塔尖豪富阶层的专利,但任何消费都得量力而行,否则,外面是西装革履,里面却是破汗衫子,岂不死要面子活受罪?等到买房置业办大事时,只好四处举债拿贷款了!
三百多万元买“座钟”送人,万元出境游非五星不住等等“太有钱一族”无疑是社会仇富心态的催化剂。当富豪们的财富来源越来越透明;帮助弱势群体和支持公共事业的慈善支出等越来越多之时,财富品质就会大大升值,而用于家庭奢侈品消费的数额越来越多之时,财富品质就会大大贬值。因此,人们对富豪们的奢侈品消费相当的扎眼,愿见他们能在更多的“慈善榜”、“纳税榜”、“功德榜”、“责任榜”上露脸。
最后是一个老话题,奢侈品成为“助腐剂”已是不争的事实。每年国庆中秋节日未到,“黄金螃蟹”、“天价月饼”等披金戴银的“天价礼品”就已招摇过市。仅一只“黄金蟹”相当于一个农民21年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城镇居民6年的收入,“买的不吃,吃的不买”是其大行其道的明规则。大放异彩的诸多奢侈品、高档消费品还在源源不断成为官员腐败案中的“美丽陷阱”,落马贪官忏悔中的“礼尚往来”何时能让形形色色的奢侈品远离官场?! (梁江涛)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梁江涛 编辑:阳杰
|
更多新闻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