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经济酒店占比提至20% 做大做强成为关键
2010年03月31日 14:30 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创建‘绿色饭店’,逐步形成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饭店企业集团和超过10亿元的特色饭店企业。”商务部近日出台《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济型酒店”和“绿色饭店”成为这一住宿业发展规划的亮点。

《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力争2-3年后,国内经济型酒店比重由现在不足10%提高至20%左右;创建“绿色饭店”,引导住宿业走低碳化发展之路。强力政策推动下,经济型酒店将迎来品牌集中化发展阶段。

调结构

中低端酒店将成发展重点

“调结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高中低档业态比例不合理的住宿业,也面临着调整结构的任务。

《意见》指出,各地要科学制定住宿业发展规划,将住宿业发展纳入城市及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优化酒店布局。大力支持大众化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经济型酒店、民俗酒店、“农家乐”、家庭旅馆等,更好地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宿需求。

对此,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张明厚认为,中低收入人群是扩大消费的重点,对住宿业来说,定位于中低端消费水平的经济型酒店则是扩大该行业消费的重点。

张明厚表示,在很多住宿业发展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经济型酒店、民俗酒店、“农家乐”、家庭旅馆以及比经济型酒店更低端的超经济型酒店等中低端酒店,总量在各国住宿业中所占比例超过50%。近两年,我国经济型酒店以40%-50%的增速高速发展,但“农家乐”、家庭旅馆等中低端酒店在住宿业中所占比例仅约为10%。

经济型酒店

品牌做大做强成关键

在国内酒店市场,相比较被国际品牌所垄断的高端酒店领域,以及本土企业运营的低星级单体酒店市场,经济型酒店堪称本土企业的乐园,如家、锦江之星等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但独舞难以持久,未来这一巨大市场的竞争将更激烈。因此,发展经济型酒店在《意见》中的表述是“大力”一词。

《意见》指出,应以存量转化和集约的发展原则,突破区域和行业界限,促进经济型酒店品牌化和连锁化发展。积极推动国有中小型住宿企业改制,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外资等参与国有中小型住宿企业的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记者就此采访了包括锦江之星在内的多家经济型酒店,酒店方面均表示,如果政府出台相关的实际政策给予扶持,将促成经济型酒店的高速发展。对此,张明厚分析,政府的扶持无疑是建设经济型酒店品牌最需要的,此外,也需要各地方政府协调,在规划上需要提早在小区、商业区等地段预留相应空间。

对于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前景,张明厚预测,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不会继续无限量地有新品牌出现,目前市场上几家大品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品牌做大做强,上市融资是一种手段。未来一两年,具备上市能力的品牌经济型酒店都会上市,品牌会向集中化发展。“未来两年内,很有可能出现5个左右的大品牌,一些小品牌的生存空间会很小,其小份额的市场占有率也极有可能被大品牌吞噬。”

绿色饭店

低碳企业将获财税支持

“低碳”已成为时尚热词,对住宿业而言,低碳也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意见》指出,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住宿业特别是经济型连锁酒店和“绿色饭店”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将“绿色饭店”纳入节能减排优惠政策覆盖范围,对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绿色饭店”企业,要协调财政、税务等部门给予贷款贴息或一次性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

《意见》也指出,各地要加强部门协调,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服务业包括住宿企业用水、电、气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价格的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张明厚也给出了建议,创建“绿色饭店”,酒店应更注重技术设备的改进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国外很多酒店有专门的后勤保障系统,国内很多酒店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改进的空间还很大。(王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