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深陷“抄袭门”:学术的背后是利益
2010年04月12日 18:11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其实事件发展到现在,我觉得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学术问题已经升级了。我们的思考也不再停留在抄袭的问题之上,随着“挺汪派”和“拥王派”的人数逐渐的增多,问题日益复杂化。汪晖抄袭如果是既成事实,那么两派的辩论就已经不仅仅是“挺汪派”和“拥王派”之间的争论了,两派的拥趸中间是否开始掺杂另外的情绪和争论?尤其涉及到的当事人是一直被誉为学界领袖的汪晖,这位中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如果再联想到前不久的《读书》换帅风波,此次的让汪晖深陷“抄袭门”似乎更加意味深长了。我们这些置身事外的人可以当是一个学术争论,但是那些汪晖的拥趸们不一定这样认为,他们的警惕性一旦高涨起来,会立即把学术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的角度来思考。相反的那一方,汪晖的论敌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次扳倒学界领袖的大好机会。这些越来越多的争论者的加入,是不是意味着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争论?这些拥趸们自动站排,选择立场的做法是不是意味着事件的升级?如此下去,它是不是会(或者已经)演变成了中国的左右之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次的抄袭事件。汪晖的博士论文1988年通过论文答辩,二十多年间,《反抗绝望》作为研究鲁迅的经典之作一直都是很多高校的必读书目,但为何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其中的抄袭内容?这其中是不是蕴含了中国学界的某些潜规则现象呢。当年汪晖的博士论文是由很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统一审阅通过的,他们又该在此次事件中承担什么责任?当年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严家炎老先生接受采访时也承认,虽然需要考虑到当年的学术规范远不如现在严格,但是,“即便是那个时候,也不能搬别人的东西。对于研究生来说,都应该知道要加注释,如果整段搬是不允许的。但可能(规范)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换句话说,这等于默认当年学界的潜规则,即学术腐败其实只是学术产业链中的一环,他们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利益共同体,互相遮掩,互现默认而不揭穿,从而达到互相维护自己的利益的目的。现今的学术腐败已经是昭然若揭了,但就算是那一层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纸,大家也心领神会地不戳破它,仿佛是他们最后的一层遮羞布。抄袭和学术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背后支撑他们无耻地继续下去的是永恒的利益。

论及学术,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矮子,但是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多么谦卑的一种姿态呀,但却表达了我们太多的自我满足。巨人是那么容易让我们爬上去的吗?巨人的功能就是把侏儒扛上他们的肩膀吗?或许他们曾经亲切和蔼的,但是现在他们却把我们摔在了地上。毫无理由地假设我们和伟大者的亲密关系,很快就会使年轻一代人否认有什么巨人,并断定这整个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是由教师们编造来抬高自己的。对了,以上的话援引自美国哲人艾伦·布鲁姆的《巨人与侏儒》,我要强调说明一下,我是援引的,不是抄袭的。想把这段话送给那些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声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们,小心点,别摔下来,否则你会摔得很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