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旅游:戏里戏外“旱码头” 鲁商传奇再登央视
2010年04月19日 11:15 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网讯 几经期盼的央视大戏《旱码头》终于尘埃落定,在央视一套首播了!

《旱码头》的播出无疑给淄博人带来了新的自豪和喜悦。人们由衷的感到了这部出自本土的影视剧所赋予给社会的不止是地域文化,还有家乡的荣誉。

更滋润的当然是心里踏实并自豪着的周村人,无论寻常巷陌、还是街市茶坊,人们都在关注着正在热播的《旱码头》,议论着这部片子的点点滴滴。

不大的周村能在央视一套播出反映本地商业历史题材的剧作,而且几年来一播就两部,本身就不是小事,如果说《大染坊》让周村声名鹊起,那么《旱码头》让周村扬名天下将是毋庸置疑的。这件大好事不仅让我们村里人大为自豪,也让我们对自身的商业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更加肃然起敬。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多少年来,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周村人已经忘记了我们过去的辉煌,或者说对我们曾经的辉煌心不在焉,更有人对我们这片历史遗迹的过去一无所知。《旱码头》的播出无疑会让很多周村人重新了解我们本土的历史文化,一探周村百年前引领中国先进商业文化的脉络。

应该说没有陈杰就没有《大染坊》和《旱码头》,祖籍桓台的陈杰出生、成长在济南,由于文革动乱,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但酷爱读书的他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其热爱的文学道路上孜孜以求,为其叩开成功之门奠定了基础。父辈们在染坊里生活经历触动了他的创作热情,陈杰先生怀着对周村的一种浓厚兴趣来到了这个被誉为“旱码头”的地方,追根溯源,寻故访友,搜集素材,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商业奇才“陈六子”的形象。一部被世人称为不仅仅是小说的“商战教科书”—《大染坊》就这样诞生了。大染坊创造了央视和全国各地卫视收视率的一个个高峰,“惹火”了周村。人们因“大染坊”、“陈六子”来到周村,看到了他生活的古街,生存的环境和梦幻中的陈家染坊。

周村旅游借助影视剧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谓名利双收,这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大的功臣和推手无疑是陈杰和张宏森,一个是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天才作家,一个是《大法官》的作者、闻名全国的著名剧作家、现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的张宏森。据说,当年他们俩人见面后,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大染坊》的成功让他们更紧密、默契地联系在一起,2005年初一部以周村百年开埠为历史背景的大作在有关领导的策划下酝酿成熟,力邀陈杰先生再次出手撰写《旱码头》,2005年5月陈杰推脱掉其他城市的重金邀请,常驻周村开始了创作前的采访工作,一个月的时间,陈杰穿行于周村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晚上再挑灯夜战,整理资料、撰写笔记,6月份陈杰闭门谢客投入到忘我的创作当中,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40万字书稿,并当即被央视买断了拍摄权。2006年2月进入筹备拍摄阶段,5月4日在周村古商城举办了“开机仪式”,8月份即完成全部拍摄。

《旱码头》也是一部充满着大智慧的商战传奇。相较于《大染坊》,《旱码头》不再是一个传奇人物的经商经历,而是将商战作为一个重点,故事人物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反映了身处特殊背景的民族资本企业的兴盛与衰落。当笔者问及陈杰的爱人郑梅,陈杰老师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优秀的著作,郑梅老师说:他读书多,记忆力好,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颇有研究,周村人的真情让他感动,周村独特的商埠文化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是的,周村让陈杰先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甚至是生命的绝唱,但陈杰却并不想因此而炫耀什么,在《旱码头》开机两个多月后的2006年7月6日,陈杰与世长辞,这部戏也成为他的荧屏绝唱。陈杰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死后,不要在电视剧里我的名字上打黑框。”《旱码头》导演唐敬睿介绍:陈杰是不愿让观众为他的去世心存感怀,更不愿意这部轻松的作品带给人们一丝沉重,快乐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中国网旅游频道通讯员 张红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