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的眼光:人性与历史
2010年04月20日 13:40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乔治的父亲霍华德是一位赶着骡车沿途兜售的货郎与工匠。读者随着乔治的梦幻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缅因乡村。在这个离波士顿城500多公里的地方,霍华德的骡车成了森林村落里人们的生命线。起早贪黑的父亲就是靠这养活了一大家子。乔治更是从父亲收藏的一本修钟手册学会了修钟手艺。

乔治在临死前将回忆都归聚于了自己一生最残缺的部分——对父亲的记忆。原来,父亲为谋生而常年在外奔波,对家人有意无意的忽略;加上他患有癫痫,周期性的发作给一家人带来了极大的苦困。而母亲和孩子对父亲的忍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于麻木,父亲最后弃家出走。

这部小说最让人称道的其实是作者保罗·哈丁的语言,准确使用的动词和细节表现让整个故事跃然纸上。哈丁文字中有大量的长段,有时一段话就是一整页,而每个段落仿佛是乔治弥留之际的一个记忆片段。哈丁让文字出彩的技巧在于其对文字节奏的把握。

如他自己所说,生活的贴近让这位鼓手出身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就像在听写,已经无在乎自己手里拿的是鼓槌还是笔。当创意一点点涌出,手里有鼓槌我就会演奏,手里有笔我就会写下来。”

美国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在自己电影片尾引用过这么一句话“一百个能说的人里只有一个能思考;而一千个能思考的人里只有一个能‘看见’。能‘看见’才能体会诗意、预言与信仰。”保罗·哈丁除了能“看见”这一幕幕戏之外,他仿佛还有一项“奇能”——用耳听出这动人故事的每一段叙述。

美国人的“历史热”

美国读者一贯以来钟爱历史作品。逐渐走向富裕的我国社会也在一点点地发现历史的诱惑。《明朝那些事儿》从个性化说史朝着讲求意境的叙事方向推进了一个层次。相比国内的历史文学作品,美国历史作品更为“学术”,书中末尾的附注与参考文献往往足有一本中篇小说的厚度。两获普利策文学奖的美国历史题材作家大卫·麦考罗的书都是500页以上的大部头。

历史作品更是成为美国精英们的必读。美国首位MBA总统小布什据称读完了每一位前总统的传记。读书更多的奥巴马,其网罗先前竞选对手组成精英内阁的想法更是源自于林肯,源自于几年前一部著名历史作品《对手的团队》。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此时正在努力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

今年普利策奖中的人物传记奖项颁给了斯蒂尔斯的《第一大亨:科尼利厄斯·范德尔比特史诗般的一生》(The First Tycoon)。十九世纪中叶的范德比“彻底变革了美国运输业,并由此原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改造了经济的世界,其影响至今犹在。”作者T.J.斯蒂尔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美国历史作者。三人的评委会赞许斯蒂尔斯为读者提供了“对一个复杂的、白手起家的大亨的一次深入描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