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城”的抗震设计
2010年04月20日 16:39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1940年,智利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并将不合规范的房屋都强行拆除。多年来,智利建筑业广泛采用一种被称为“强柱弱梁体系”的抗震设计。根据“强柱弱梁”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的立柱,地震发生时,横梁尽端将会断裂,起到化解能量的作用;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的立柱依然矗立不倒,这也意味着整幢建筑都不会倒塌。

又比如防震的“弹性写字楼”,写字楼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钢板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能在地震时减小强大外力对建筑的冲击,从而避免建筑内人员的伤亡。在城市的富人区,别墅则是用五彩缤纷的高强度塑料砖头制成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房屋倒塌后人员伤亡的可能。

当然,正如英国教授科林·泰勒所言,这次地震已超出设计极限,但众多幸存者依然证明了智利政府推行抗震建筑的成果。

此外,智利的楼房不会盖得很高,宽阔的街道也有利于人们在地震来临时逃生。智利在城市抗震上的努力,与另一个地震多发国日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长期以来与智利在抗震方面保持合作。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天主教神学大学的研究设施,至今仍在使用日本提供的抗震实验设备。

我们最后得到的消息:圣地亚哥尼奥阿区检察院3月13日向媒体证实,该院已要求警方对大地震后几座居民楼暴露出的重大质量问题进行刑事调查。

文章来自《商务旅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