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寿山石圆雕人物赏析
2010年05月17日 11:21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杨璇制作高山石托塔罗汉

周彬制作芙蓉石罗汉

魏开通制作伏虎罗汉

魏汝奋制作牛角冻罗汉

在我国众多石材雕刻中,寿山石雕刻的艺术水平尤高。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文人雅士、上层名流的评骘形容,寿山石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大量品优质佳的寿山石进入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留存下来的寿山石圆雕人物作品实物数量可观,这些作品或出自内府御工之手,或出自当时颇有名望的寿山石雕刻名家之手。故宫养心殿小佛堂至今仍保存着清代的原状,其中供奉着一套寿山石佛像,引人注目,其石质为田黄和芙蓉,温润细密,纯净无杂质,刻工则厚重圆润,精细异常,符合造像法度,是宫中内务府造办处御用工匠的作品。寿山石雕人物作品以佛教题材最多,包括罗汉、观音等,此外,还有寿星及部分世俗人物。

作为寿山石的故乡,福建的寿山石雕刻名家辈出,如杨璇、周彬、魏开通、魏汝奋等,其圆雕作品亦多为罗汉、观音等佛教人物,这可能与福建佛教的发达有关。

杨璇字玉璇,又名玉璿,康熙时人。据康熙《漳浦县志》载:“杨玉璇,善雕寿山石,凡人物、禽兽、器皿俱极精巧,当事者争延致之。”他所雕的一分许三分薄玲珑准提像被周亮工推为“闽中五绝”之一。故宫藏有杨璇的作品多件,其中一套寿山石雕十八罗汉像,多据汉人形貌雕刻而成,虽不是传统上的“胡貌梵像”,但却展示了内地佛像的神态风格,雕刻刀法流畅,眉目传神,衣纹流动,真切自然,其第一尊和最后一尊的背面都有阴文“玉璿”款。杨璇的作品刀法娴熟,构图紧凑和谐,造型自然生动,其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尊为寿山石雕的鼻祖。

周彬字尚均,福建漳州人,为康熙时又一位寿山石雕刻大师,以擅雕印钮闻名,也雕人物,与杨璇齐名。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一件田黄石弥勒像,高5厘米,宽10厘米。弥勒身披袈裟,袒胸赤足,斜倚于布袋旁,左手抓布袋,右手按于膝,昂首嬉笑,神态十分生动,袈裟边缘细刻缠枝莲,背后镌“尚均”款。另有一件芙蓉石罗汉,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0.1厘米。罗汉身披袈裟,面容祥和,体态敦厚,衣物上饰有团花番莲和云纹,衣领、袖口和衣缘处镶嵌米粒般大小的青金石、绿松石和珊瑚,五色缤纷,绚丽多彩,须发和纹饰染墨,坐于芙蓉石根形座上。背部刻八分书“周彬”款。

魏开通,康熙时人,师法杨璇,擅刻人物、佛像。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一件寿山石伏虎罗汉像,高10厘米,宽8厘米。用桃花红高山石刻罗汉身躯及猛虎,嵌以白色高山石刻成的头部及手腕。须、眉、眼阴刻细线,染墨。衣纹、虎斑阴刻后染墨或金色,配灰黑色高山石根形座。镌“弟子魏开通镌”款。

魏汝奋,关于他的文字资料迄今未见,有人认为他是康熙时人,未知确否。其作品在国内博物馆中有收藏。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高山石罗汉,通高11.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牛角冻罗汉,高10.7厘米,宽12.9厘米。福州市博物馆藏牛角冻罗汉,高10.7厘米,宽6.8厘米。这几件作品都形神兼备,刻画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以上诸家之作品虽各有特色,但在技法上还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寿山石适中的硬度,柔韧易攻,加之绚烂的色彩,使它成为雕刻家们非常喜爱的材质,也使艺人们充分施展其艺术才华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的寿山石雕刻在人物表现上具有独到之处,匠师们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雕刻技法,造型丰满浑朴。在衣纹的处理上多使用阴型钩线以表现衣饰的褶纹,线条洗练,寥寥几刀便把衣服飘动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而在衣服的边缘,则用细密的线条,流畅的运刀,刻绘繁缛有致的花纹,就连极微细的水纹锦地、海风纹地也刀刀清晰,密而不乱,与衣褶的阴钩纹形成鲜明的对比。豪放与婉约,粗犷与细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人物面部的表现上,注重以目传神,胡须、眉毛和头发往往用点刻或短冲刀,层层而施,轻重恰到好处;且这些部位及眼仁多染墨,与寿山石温润的质地产生强烈对比,增强了其艺术效果。另外,有的作品在特定部位嵌有宝石珠,如杨璇刻伏狮罗汉像、田黄石观音像,周彬刻芙蓉石罗汉等,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