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地之子——故乡情梁斌文学艺术展”的嘉宾和游客 摄影/张安琪
梁斌原名梁维周,笔名梁斌、梁文斌、雨花等, 1914年4月18日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他上蠡县高小时,开始阅读革命文学作品,接受新思想。1927年大革命低潮时期,他毅然加入共青团,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在党组织的“反割头税”斗争中,他宣传民众,组织民众。1933年,因参加著名的“保定二师学潮”,被反动政府通缉,辗转北京,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以文学作为对敌斗争的锐利武器进行战斗。“左联”期间,梁斌在京津各报发表文章30余篇,《夜之交流》等作品显示出深刻的思想高度和文学才能。1934年,梁斌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在监狱中,他坚贞不屈,经受住了考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他毅然返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几年中,他一手秉笔,一手持枪,五上太行山,三下白洋淀,参加指挥战斗,领导抗日宣传工作。先后担任过冀中新世纪剧社社长、冀中游击队十一大队政治委员、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文艺部长、中共蠡县县委宣传部长和县委副书记、中共武强县委副书记等职务。创作了反映抗战题材的《抗日人家》、《千里堤》等五个剧本和多部短剧,在抗日军民中常演不衰,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发表了《父亲》等多部中篇、短篇小说,构成了《红旗谱》的早期框架;开办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创办冀中文艺干部学校,为冀中大地培养出1700多个战斗文艺团体,创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文化奇观。解放战争中,他随军南下,参加领导了新区的剿匪反霸和土地革命,并先后担任湖北省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兼襄阳日报社社长、武汉日报社社长等职务。全国解放后,梁斌毅然弃政从文,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红旗谱》动漫插图版 摄影/张安琪
《红旗谱》从历史的高度,深刻概括整个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揭示中国民主革命的农民问题,揭示农民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关系上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是“五四”以来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中一个集大成者,它所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对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红旗谱》先后多次再版,被改编成电影、话剧、评剧、京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教育影响了几代人,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朝、西班牙等8国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梁斌的文学世界宽广丰厚。他涉猎体裁众多,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杂文、传记文学、文学剧本和翻译文学,都有精品力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