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五一长假时机已成熟
2010年06月07日 09:55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日,有社科院专家建议,增加两天法定假日,进而再次形成五一长假。黄金周的存废,是个老话题。但此次旧事重提,并非了无新意的重复。自取消五一长假以来的几年实践,不但未能消弭人们对它的惦念和需要,反而为恢复五一黄金周积淀了相当的社会基础和民众基础。

关于恢复五一长假所产生的假日经济效应、彰显百姓休息权利以及有利于文化内涵与文明进步的提升等等,有论者多有表述并形成共识,自不必赘述。这里想说的是,这几年的实践已然形成了一些新的共识,尤需有关部门仔细考量尊重。

首先是民众选择法定假日休闲,远胜选择带薪休假。当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专家提出的一个替代办法是建立带薪休假制度,这样既能保障百姓休息权利,又能避免人们扎堆休闲、到处人满为患。然而,实践表明这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许多单位、部门的带薪休假制度形同虚设,职工不愿或不能休假,就在于这种制度对于职工个人而言,会变成一种“个性化诉求”,囿于工作任务繁重、老板脸色以及其他各种微妙的心理考量,许多人往往选择放弃。因而,在事实上反而使很多人享受不到假日休闲权利。而对假日进行国家法律保障,就能使全社会的工作任务安排与工作节奏变得有利于职工休假,又能使人们在这种法定的强力推动下欣然选择休假,而不用考量上述各种影响休假的因素。这正是法定假日能够有效保证人们休假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五一长假是春天出游的最佳时节,本不该缺失。一年之中,春游和秋游,乃是人们度假的两大最佳时令,在这样的季节休闲,对于国民的身心健康、怡情养性大有裨益。五一、十一长假对应的正是这两大时令。取消了五一长假,无异于切断了人们与大自然充分接触、陶冶情操的好机会。考虑到五一假期的短暂,许多人不得不取消充分休闲计划,选择城市近郊甚至就在附近公园散心了事。而随之产生的不能在春光旖旎中充分亲近大自然的缺憾与日俱增,普通民众借长假充分春游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再就是客观地审度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分布,不仅不太科学合理,也不太适应人们工作与休息的节奏、不太合乎人们的心理与身体需要。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的增设,在一年之中形成几个小黄金周,三天假虽优于大礼拜,但却把完整的长假打散了。使得春节长假过后直到十一,在大约8个月的时间里,只有小假而无长假。如此假日结构显然不科学,人们在高强度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之下,积累起的身心疲惫不能得到及时缓解。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保留已有的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的前提下,五一再增两天,会使全社会创造的总财富减少。而实际上,更多休息会带来更多创造。休息天数增加,不仅会通过假日经济创造更多财富,也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人们在休假中会蓄积起更多阅历与活力。

由此,恢复五一长假的时机已经成熟,值得有关部门认真考虑。(评论员 乔子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