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们在公共和私密空间分别制造对比,模糊了公共与私密的界限,从而营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但是我们并没有去故意区分两种空间的材质。
水舍(The WaterHouse at South Bund)坐落在上海南外滩老码头新规划区内,是一座仅有19个客房的四层精品酒店。建筑本身由建造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层楼高的日本武装总部改建而成。酒店濒临黄浦江,与闪烁着璀璨灯光的浦东天际线隔江相对。如恩设计研究室(NHDRO)对这一建筑的改造设计理念基于“新”与“旧”的融合,原有的混凝土结构被保留还原,大量新加入的耐候钢,仿佛在叙述着这座位于黄浦江边的运输码头的工业背景。而对原建筑进行的第四层加建,不仅与来往于黄浦江上的船舶产生了工业本质上的共鸣,更为此建筑赋予了历史和本土文化的背景。
如恩设计研究室(NHDRO)同时还负责该酒店的室内设计。设计师对室内和室外空间,公共与私密空间运用了模糊倒置手法,制造了一种空间迷失感,让那些厌倦了普通五星级酒店、渴望拥有与众不同体验的客人们耳目一新。通过隐避的圆孔和玻璃隔断,公共空间内的客人可以窥视到私密空间(当客房主人敞开私密空间时),同时私密空间客人的视线也被引向公共区域,比如酒店前台上方巨大的垂直窗户以及俯瞰着用餐区的走廊窗户。意想不到的视觉组合在带来惊喜元素的同时,使酒店客人置于一种地方上海的城市状态,一种由视觉走廊和相邻弄堂群所带来的关于上海的独特空间风味。
我们针对水舍的设计专访了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创始人之一Lyndon Neri先生。
《21世纪》:看过现场照片后,我想“对比”是中心所在,酒店表皮的粗质与对岸的浮华灯光,酒店内部的新与旧,但是这种对比似乎只存在于表达方式上,在空间意义上更多的是要去模糊公共与私密的界限,这种对比会不会对公共和私密的表达产生影响?或者说是一种矛盾的逻辑?
Lyndon:实际上材料的对比是通过视觉和质感上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即便认定这种对比是一种表达方式,它也会对整个空间氛围产生影响。这并不矛盾,相反的它们很好的创造出这种空间效果。我想我们并不能孤立的去看待表达方式或空间意义,因为建筑的秩序本身就不是这么直接的。我们在公共和私密空间分别制造对比,模糊了公共与私密的界限,从而营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但是我们并没有去故意区分两种空间的材质。
《21世纪》:我想您一定面对过类似的问题,但还是请您再解释一下,一直以来在酒店设计中,公共和私密空间的界限似乎永远是无法打破的,但是在这个项目中已经变得模糊了,您的目的是什么?您是如何说服业主的?今后的项目中如恩还会继续这种尝试吗?
Lyndon:首先,我和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另一位创始人Rossana Hu一直以来对于如何去弱化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差异性很感兴趣。有趣的是,在上海的里弄居住文化里这种模糊被放大了:你可以在自己家的洗手间、客厅、餐厅甚至是在卧室里被别人窥视到,这种状况是普遍真实存在的。
其次,我们惊喜的发现这个项目的业主给予我们极大的自由去探究这些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我想我们会一直对于类似的空间研究保持兴趣。
《21世纪》:在设计过程中,您是否考虑过住客在酒店空间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这种特殊的空间状况会不会将顾客限制在某一消费群体?
Lyndon:肯定会有很多顾客对我们所设计的空间感觉到不太舒服,但同样,也会有许多住客喜欢这里并把这里当成他们在上海的家。这家酒店更多是为那些寻求特别体验的旅行者所准备的,他们反对虚荣的商业化旅行。
《21世纪》:如恩已形成了一种材质上的特殊风格,越来越多的原木、耐候钢和铜,能谈谈是什么形成了这样的风格?跟中国施工技术的现状有关吗?
Lyndon:我们并不想形成某种特定风格,我们更倾向于创造一种秩序,这秩序是为了更系统的研究建筑空间和材料。比如我们也在很多其它项目中用到了耐候钢,但是它们都是以不同的细节和表达方式出现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