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开展时曾因偏居浦西片一隅、游客稀少而郁郁寡欢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如今正以其创新实践成为专业观众口中最“值得一看”的热点展区,引得众多国内城市的管理者及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环保等专业人士,乃至房地产开发商们纷纷前来取经交流、洽谈合作。
上海首设
城市从此成世博“主角”
在日前世博文化中心举办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开幕式上,国际展览局新闻官员Tomoko女士证实,上海世博会首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在国家及国际组织之外,创造性地给了城市一个独立参展世博会的机会,取得良好收效。国展局有意沿用这一创意。从下一届起,在每五年举办一次的综合类世博会上均将设立主题性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世界城市发展提供更多具体可行的城市范例。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它在世博会上第一次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公认的、创新的和有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创意一出,便得到了国际展览局的密切关注。开园后,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和秘书长洛塞泰斯已多次参观该展区。蓝峰说他“非常喜欢美丽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说它胜在“优美和创意”。洛塞泰斯则断言:“它展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创新精神,并将成为未来世博会的范例。”
学习平台
40%参观者是专业人员
为期一周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是由50多个案例展板和案例实景、图片组成的“小型”展览,却将蕴含丰富内容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悉数展现。
许多城市案例馆负责人都出席了开幕式。让他们最兴奋和意外的是,城市最佳实践区正在成为一个世界不同城市之间交流、学习城市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平台。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派出相关机构的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前来取经。
“今天就接待了300人的中央党校全国市委书记、市长班团队。”上海世博局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说。他透露,截至23日,仅通过上海世博局联系、接待来参观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专业观众团队,已达300批次、1万人次。
“我们现在每天要接待七八千位参观者,其中有40%左右是专业人员。有来自各个省市的发改委、环保局、政策研究室的官员和研究者,有来自国土、建设、规划等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有不少团队是由城市区县领导带队的。”世博会上第一座零二氧化碳排放建筑伦敦零碳馆的副馆长徐凌告诉记者。
结起“对子”
经验写进“十二五”规划
西班牙巴塞罗那馆馆长伊莎和毕尔巴鄂馆馆长何辰在案例展上都是笑容洋溢。伊莎说,上海的黄浦区已和他们结起了“对子”。不光区政府领导带队来看展览,还把巴塞罗那老城区改造负责人请到黄浦区去实地考察。毕尔巴鄂从老工业城市变身宜居之城的经验,让正在努力实现从老工业城区向科技创新区转型的杨浦区找到了可供学习之处。
“相比之下,国家馆的城市主题演绎更宏观,更注重历史、文化的广度和大众性。而城市馆则提供了更具体、更直接的活生生案例和经验,直接表达出未来城市生活的趋势,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现实契合度更高,可操作性更强。”孙联生这样总结。
实践区显然被许多城市当成了借鉴发展经验的好“教材”。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注定会出现在上海各区县正在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南邻最佳实践区的黄浦区干脆专门做了一项分规划来延伸实践区的建筑格局和社区,利用老城遗产,衔接新城发展。
有意思的是,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也悄悄来到最佳实践区,细看低碳建筑的结构和材料,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形式和前景,算绿屋顶、绿墙体的维护成本,感受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的新模式——他们,其实也是“专业”大军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