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炼金术”是对中国实验水墨的一种喻指,旨在强调水墨实验作为古代文明和当代文明多重元素化合过程的奇特性和不可预知性,也旨在隐喻这一过程周而复始的超度属性。
“水墨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问题之一,无论在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化启蒙运动或是在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水墨问题”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都扮演无可替代的历史角色,尤其在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的文化品质、思维观念和美学性格的历史过程中,“水墨问题”更凸现了它作为作为一种本土性综合资源的独特价值,从文化学、语言学、哲学、思想史和艺术史多语境、全方位开展对“水墨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应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设和史学研究的权重性课题,而谷文达的水墨实验为这个课题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个案。
谷文达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地位是由他的两项工作成就奠定的:对母语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方位的批判立场和持续性的艺术实验,而对中国母语文化的批判性重建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在他众多的艺术课题中,“水墨问题”是他关注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和实验方式最深入的艺术实验项目,它构成了我们对谷文达进行思想史和艺术史研究的基础,它与他的另外两项重大实验成果:“联合国”和“碑林-唐诗后著”也有着学术上的互文关系。作为中国当代实验水墨的奠基者,谷文达的水墨实验主要围绕“文字图像”、“文化语词”和“生物材料”三项观念课题展开,涉及到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生物学、和艺术史等广泛的问题领域,这些课题以横向的“问题”和纵向的“历史”两条线索,延伸出“水墨问题”作为全球化当代艺术的有机部分的几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1)“水墨问题”在后殖民主义哲学、视觉文化学和艺术史研究中的理论价值;
2)“水墨问题”在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的文化品质、图像观念和美学性格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性;
3)“水墨问题”语言学实验的多重可能性;
展览将以谷文达水墨实验史为轴线,分为四个主题单元展现谷文达水墨实验艺术的普遍意义和特殊价值。
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当代水墨与美术史视野”研讨会,亦将于9月21、22日在北京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召开,由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先生策划,巫鸿先生和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先生共同主持。本次会议邀请了Britta Erickson(林似竹)、Maxwell Hearn(何慕文)、Judy Andrews(安雅兰)、Shen Kuiyi(沈揆一)、Alexandra Munroe、沈语冰、尹吉男、皮道坚、刘骁纯、吕澎、王南溟等国内外重要的学者参与,将对水墨的实践和探讨提出中国当代艺术中甚至世界当代艺术中带有关键意义的一个难题:如何在持续发展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将此传统延伸入全球化的现代和当代?
“当代水墨与美术史视野”研讨会旨在对于当代中国水墨做一综合性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审视,在此基础上进而考虑当代水墨的艺术史定位及理论话语等问题。为此目的,会议提倡从个案分析到宏观释读等不同类型的研究和讨论方法,鼓励冷静、慎密的历史眼光,并欢迎从广阔的全球文化、艺术和历史角度反观当代中国的水墨艺术,从这个特殊角度审视当代艺术中一些基本问题。
水墨炼金术:谷文达实验水墨展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总监:栾倩、乐正维
策划:黄 专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2010年9月19日-11月19日
“当代水墨与艺术史视野”国际研讨会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策划:巫 鸿
主持:巫 鸿、朱青生
地点: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时间:2010年9月22日-23日
支持: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鸣谢:中国民生银行捐办艺术机构——炎黄美术馆赞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