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屋成为社交中心 探秘中东咖啡文化
2010年06月09日 16:09 完美旅行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来源:完美旅行作者:林婉美

台湾人喝咖啡的风潮,从单品到花式、从提神到休闲、从都市到乡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形态,五十多年来一路风行,越喝越不可收拾,我也卷入其中乐而不返。而 中东地区和台湾人一样,也喝咖啡吗?到底那些在电视上看起来烟硝味十足、头脸总是用围巾包得紧紧很神秘、与欧美生活截然不同的男男女女,他们是喝还是不喝呢?

由于工作,我经常进出中东地区旅行,每回准备出发中东打包行李时,不可ㄧ日无咖啡的我,一定是准备一大袋咖啡冲泡包,深怕在伊斯兰世界喝不到咖啡,印象中 喝咖啡是西方的玩意儿,在神秘的中东应该不是容易喝到咖啡的吧?

从衣索比亚到也门,咖啡首先在中东风行?

根据美国一位中东学者专家柏纳刘易斯研究的证据显示,咖啡乃源出于衣索比亚,可能得名自衣索比亚的省份「卡法」(Kaffa),野生的咖啡植物,至今仍在 该地生长;咖啡在十四或十五世纪之时,从卡法地方传到也门。

一位埃及的记事者说,「本(十六)世纪之初,有消息传到埃及我们这里,说有一种叫做「嘎华」(qahwa)的饮品,在也门流行,苏非教派的教首 (shaykhs)以及其它人士,在做敬拜功夫的时候,用它来支持不睡……」作者接着说明,咖啡是由一位前往衣索比亚的旅人带回的,那位旅人发觉,咖啡在 衣索比亚应用得非常普遍:他从亚丁城(Aden)回来就感到不适,想起(「嘎华」),他喝了,也好多了。他发现它有驱走疲劳与倦怠的特性,为人体带来某种 活泼与朝气。

结果,当他成为一位苏非修士时,他与在亚丁城的同修,都开始采用这种饮料……然后,全体民众上自士人下至黎民,都以他的榜样饮用它,希望在读书以及其它工 作、工艺方面有所帮助。于是,它就继续传开去了。

咖啡的确定是传开了,到1511年的时候,麦加圣城里已经看到饮用咖啡,这个风尚再从那里,向西带到埃及、叙利亚,与鄂图曼国腹地,向东则带到了伊朗,这 亳无疑问地,是拜往来的朝圣人士与商贾所赐;由叙利亚二名商人在伊斯坦堡开办了第一家咖啡馆开始,马上四处风行,此后,咖啡一直是这些地方的主要饮料,直 到十九世纪早期为止。

从也门到维也纳,咖啡再度席卷欧洲!

欧洲人最早谈到咖啡、喝咖啡的人与咖啡屋的文献,都语带嫌恶没有好感;梵帝冈驻伊斯坦堡的使节摩罗辛尼(Gianfrancesco Morosini),在一五八五年一篇记述里面评论他所到过的一间咖啡屋:这些人全都挺卑下的,打扮俗气,没什么进取心,就这么样,成天发呆杀时间,他们 就是一直闲坐在那儿,猛喝一种黑色的液体,滚烫到他们所能容忍的程度,那是从一种他们叫做「咖啡」(Cavee)的种籽里榨出来的。

英国的乔治.山帝士(George Sandys)于一六一○年走访土耳其,更是鄙夷之。「他们坐在那里头(他们的咖啡屋里)闲聊竟日,啜饮一种叫做『科芙法』(Coffa)的饮品……受得 了多烫就多烫;黑如煤灰,尝起来,也不能说不像..」。

然而,欧洲人也接纳了咖啡的风味与咖啡的风味与咖啡屋的风味,而主要出产于也门的咖啡,也很快地成为中东外销欧洲清单上的重要项目。

欧洲的第一所咖啡屋,于第二次土耳其军围城之后,在维也纳开业。经营者是一位亚美尼亚人,有专利权;他在土耳其军防线后方为奥地利政府做情报,其后便提出 这个独家专利做为报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林婉美 编辑:孟欢欢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