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筑梦华山 一座山的诺亚方舟

2013年12月19日 15:46
来源:新华网

华山全景

华山全景

“大地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陆地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只有诺亚一家人与方舟中的生命得以存活……”

《创世纪》中所记载的那艘根据上帝指示而建造的大船,拯救了在那场洪荒之中应该幸存下来的良善之人,使他们逃过了一场将人类消灭的洪水。

从《旧约圣经》到伊斯兰的《古兰经》,从美索不达米亚高原到地中海、黑海,从1919年由俄国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拍摄的冰川下疑似方舟的模糊暗影,到2012年那场喧嚣尘上的“世界末日”中全世界轰轰烈烈的“造船运动”,这艘神秘巨轮,历经数千年,从未被人类淡忘。

为什么?

Noah'sArk,不过是人类在绝境中最的希望,是比“乌托邦”、“世外桃源”更珍贵、更难得的归宿。在那里,没有阶级、没有贫富,只有一群被上帝拯救的善良人,对未来的憧憬。

华山,也是一座诺亚方舟。

华山挑夫

华山挑夫已经不是第一次走进媒体的视线了。

他们坚毅的身躯、沉稳的背影、憨厚的笑容,打动过无数人的心,从中央到地方,也曾有许多媒体报道过他们。2013年,华山西峰索道的开通,又将他们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华山挑夫

华山挑夫

西峰索道,与华山挑夫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西峰索道未开通之前,华山只有1996年运营至今的北峰索道。由于从北峰至东西南三峰还有一段艰难险阻的道路,因此许多体弱的游客往往爬到北峰,就已经无力再进军那天外三峰了。更让游客们怨声载道的是,即使爬完三峰,最终还是要原路返回,从北峰索道下山。

因此,华山急需开辟一条新的索道路线。然而又谈何容易?

华山壁立千仞无依倚,孤高峻峭削成峰,何处才能落脚呢?

没有落脚点也要创造出落脚点,为了华山未来的大发展,为了让游客更好的游览华山,早在10年前,陕西旅游集团就开始着手研究此事。经过10年论证,四载建设,一条西北最长、垂直落差最大的“亚洲第一索”——西峰索道终于在西峰之上建成。

西峰索道下站位于瓮峪内东沟口,中间站设在仙峪白雀寺,上站设在华山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硐室内。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W式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索道线路斜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客运吊厢84个,每厢可乘8人,运行速度最快6米/秒,单向运量1500人/小时,全程约21分钟,索道设备引进法国波马公司。西峰索道的建设路径充分体现了法国人的浪漫与勇敢,所经之路多是悬崖绝壁,许多地方几乎是垂直上下,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坐于其中,游人可将华山最秀美险峻的西峰风光遍收眼底,然后轻松游览东中南北四峰。

西峰索道的开通和山上观景平台与辅道设施的配套开发,有效分流了北峰索道的压力。缓解了高峰期北峰索道几小时排大队的困境。对于华山客容量是一次巨大的提升!以前华山游客数量超过1.5万人时就不得不停止售票,如今4万人在山上也没有什么拥挤的感觉。2012年十一黄金周时,华山两万名游客,北峰索道直到半夜12点才将游客一一运完;而2013年黄金周,两条索道同时开通,晚上8点,5万余名游客均已运完。

西峰索道的开通使登顶华山变得更容易实现,这是无数人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以渺小人力战胜强悍大自然而建设出来的“天路”。当我们坐在这条平稳静谧、漫长曲折的索道上抵达索道上站那处深邃宽阔的绝壁硐室时,是否都感慨过:这么厚的崖壁,究竟是怎样凿开的,凿开后那些石渣又哪去了呢?

在今天西峰索道的上站,有一处颇引人瞩目的奇特之物——在一座透明的巨型玻璃罩中,放置着一台明黄色的大装载机。

这台自重5吨的装载机,沉默地站在华山之巅,每一个站在它身边的游客都一脸疑惑,这么大一件物什是怎么运抵此处的?

2009年,经过夜以继日的开凿,西峰索道上站硐室的洞终于开凿完毕,然而产生的数吨石渣却影响下一步施工,所以要尽快将这些石渣清理到山下。很快,景区买来了这台五吨重的装载机,可是这不是平地施工,怎样才能把这台装载机运到西峰上呢?

最终大家确定了两种方案:一是租台直升机吊上去;二是靠人力运上去。考虑到工期,大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可是当直升机公司工作人员实地勘察之后,却没敢承接这个大单。因为华山地形复杂,风力强劲,直升机根本无法安全起降。现代化技术既然无法完成这项任务,那就只好靠人力抬了。可是,靠人力也没那么容易,施工方找了好几拨人,可没有一个队伍敢承接这活。

直到索喜荣的出现。

索喜荣是一位在华山上干了20余年的老挑夫,如今还带领着一小队华山挑夫。当索喜荣得知西峰索道遇到的难题后,带上工友去当时放置装载机的院子里查看,只见满满一院子堆放的都是装载机被拆解后的零件,尤其是那台重达1000余斤的发动机,更令他们望而生畏。

“干不了,干不了,根本扛不上去。”这位老挑夫有些犯怵。

可是除了他们,施工方再也找不到肯干的人了,万般恳请,这位憨厚的老挑夫咬咬牙:“为了华山,就试试吧!”

就这样,这些零件先用卡车运到北峰索道下站,再通过北峰索道运到北峰,再从北峰挑到西峰。从北峰到西峰,全长近三公里的山路,更要途经苍龙岭等险峻之地,这群挑夫,扛着千斤重的发动机、体积庞大的前臂、尖锐沉重的零件,就这样一步一步挪,一点一点扛,在不足一米的悬崖峭壁、陡坡险路上,用了整整8个日夜,硬是将这台5吨重的大家伙扛到了西峰。一路上,这16位挑夫吃尽了苦头,一位挑夫还因此负伤。

为了纪念这次挑战人类极限的高山搬运,这台装载机最终被留在了西峰索道上站,成为永久的标志,纪念这些勇敢无畏、默默无闻的华山挑夫。

不过在此之后,华山挑夫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了。山东茶山施工时也因同样情况,需要将一台装载机运到山顶。听闻华山挑夫的壮举,慕名前来邀请。华山挑夫又一次将一台同样重量的装载机抬上茶山山顶。此事在当地轰动一时,华山挑夫因此声名远播。

华山挑夫是华山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人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挑夫、有独臂行华山的残疾挑夫、有热心肠的雷锋挑夫、有热爱音乐的歌手挑夫,更有年轻的80后美女挑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历经生活的磨难,遍尝生命的苦楚之后,华山收留了他们,重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对生命的热爱。

悬崖舞者

今天我们行走在陡峭孤峻却又林木清幽的山间小路上,欣赏山林风光;站在悬崖绝壁上远眺山外群峰、近览脚下沟壑时,可曾发现这座山是何等清洁优美。五峰的每一级石阶、每一方草坡、每一条山隙、每一处座椅,都难觅垃圾。平地能保持这样的清洁已属不易,更何况对于一座游人如织、路况复杂、景点众多的大山,能做到这样四季如一的干净,又谈何容易?

环卫员准备到苍龙岭绝壁下捡拾垃圾

环卫员准备到苍龙岭绝壁下捡拾垃圾

在华山上,细心的游人如果探头往两侧的峭壁上看去,经常会发现一些“攀岩爱好者”,他们腰上系登山绳,身穿冲锋衣、头戴安全帽,在几乎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上忽上忽下,弹跳如飞,令观者惊心动魄。

熟悉他们的人为他们起了个浪漫而又充满武侠气息的名字“悬崖舞者。”

其实他们所做的事情既不浪漫也无侠气,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华山清洁工。

华山的保洁制度非常严格,垃圾日产日清,道路垃圾不得滞留超过10分钟,枯枝败叶必须在风雨停后30分钟内清理完毕。在这样的高要求之下,清洁工就必须在自己负责的200米区域内不间断地巡视、爬上爬下。与别的山体不同的是,大多数的山岳类景区游客都是在山间、山腰中行进,而华山大多数的道路都是在山脊、山顶,因此垃圾一扔就扔进两侧悬崖下的沟里。为了彻底清理这些深藏山隙的垃圾,华山每周要组织两次“放大绳、下大沟”的深度清洁。这些绝壁岩石的缝隙有时根本就没法落脚,清洁工们就靠腰上的绳索勉强支撑,一手提着垃圾袋,一手艰难的捡拾崖缝里的垃圾,有时为了一两个塑料袋、一两个空瓶子,就得折腾不少时间。

每名清洁工每天就这样爬上爬下10余趟,节假日期间,每天都能捡拾十几袋垃圾,一天下来,脸被高山上的风吹得刀割一样疼,腰也被绳索勒得直不起来,脸上时不时还会挂点彩。

一位年轻的清洁工告诉笔者:“刚来华山工作的清洁工脸几乎都被蹭伤过,因为以前从没下过这么深的沟,更没在悬崖上干过活,下降的过程中腿都不知该往哪放。”

老清洁工告诉他们,下沟时腿要伸得笔直顶在绝壁上,这样脚下才有支撑力,如果腿弯曲无力,脚下一打滑,人就撞在了崖壁上,轻则头晕眼花,重则鼻青脸肿。而且眼睛只能往上、往左右两侧看,尽量不要往下看。可是捡拾脚下垃圾,难免要往下看,一扫视到脚下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再胆大的人也免不了两腿发软。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群清洁工像蜘蛛侠一样攀爬飞跃在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天晴时在烈日下捡拾垃圾、下雨时在风雨中清扫枯枝、下雪时在冰雪中铲冰除雪,每月下一两次山,看看家人,吃顿热乎饭。

所以,我们这些包中背满零食饮料的登山者,在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的旅程中,可否带来什么,就带走什么,挥一挥衣袖,别留下一片垃圾。当我们看到新闻媒体中那些关于节假日某处景点一天之内产生多少吨垃圾时,我们也曾在电视机前义愤填膺,可是“他们”不就是“我们”吗?“我们”代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形象,如果每一个“小我”都能够自律,那无数个“大我”就共同组成了“美丽中国”的光辉形象,一个干净文明的国家,一座干净文明的大山,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

华山卫士

华山其形险,其山高,其坡陡,其崖深,这孤高峻峭的山体发散出的霸气冠盖五岳,连呼啸其间的山风都有一股豪气冲云天的武侠气。因此,来此修行者、猎奇者、挑战自我者、看破红尘者不计其数,每年华山会遇到许多险情,但也化解了无数人祸。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华山公安和华山安全管理人员的艰辛与坚守。

2013年之前,华山景区没有自己的公安,每逢节假日或遇什么险情,都要倚靠渭南市公安局的相关调派,遇到紧急事件很难及时处理。

2013年5月18日,华山公安分局正立成立,主要负责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刑事治安管理。华山分局成立后,肃行整风,扫除华山多年痼疾,一改华山大面貌。

安保人员救援演练

安保人员救援演练

华山分局成立后,立刻在华山进行全局调查,了解过去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山上发生的所有问题,根源都在山下。如黑车宰客、黑店住宿等,给游客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

针对这种情况,华山分局成立巡逻中队,加大巡查力度,在华山车站、高铁站都密集地设立警点,布置警力,重点盘查打击黑车拉客等,全力铲除这些黑暗现象。

华山公安分局政委訾云亭说,来华山办公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角色转换,从平原警察到山地警察,从城市警察到景区警察。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景区警察没有什么大案,办理的多是旅游纠纷。之所以称为纠纷,很多时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因此就需要有良好的态度、耐心来处理这些纠纷,毕竟对于游客来说出门在外,谁都想和和美美、顺顺利利。而对于山地警察来说,在山上,服务重于办案。华山分局在华山上设立了5个警务室,并根据情况进行调配。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主要是某个景点发生拥堵,去维持秩序;某个游客发生险情,去紧急救援等。

2013年国庆节期间,一位四川籍游客在华山山门外昏迷,华山分局立刻前去了解情况,并及时联系游客家人。不料游客因早年离异,如今儿女们都不管,让华山分局自己将游客送回。无奈之下,待游客病情稳定后,华山分局的公安人员为游客买好票,送上车,并通知在成都的亲人接站,还送给游客一些盘缠。

华山发生的类似事件不胜枚举,华山公安与华山旅游服务管理公司每年都会处理许多与生命休戚相关的险情。然而许多时候他们并不能像其他事件那样见诸报端。这批华山卫士们就这样无怨无悔、默默地守卫华山,保卫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种转换角色、转变观念,规范执法的严格要求下,201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华山景区实现了零投诉、零案件的良好局面,赢得了全国景区的高度关注和赞扬,有不少景区甚至慕名前来考察学习。

采访中,訾云亭说的一番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华山警察形象与华山形象同在;闪闪的警徽与景区的风采同辉;蓝色的警服与华山的常青树同在;警察的规范执法与游客的满意同荣。”

在大华山景区,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干的是目前最风口浪尖的工作,他们就是华山综合执法大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城管。”

华山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于2010年,几年来,他们日以继夜、风雨无阻,在华山脚下310国道以南的区域内认真执法。顶着村民的白眼、商户的不解、甚至撒泼谩骂,维持着大华山的形象。走在今天的华山脚下,道路整洁、招牌整齐,看不见奇形怪状的乱搭乱建、听不到此起彼伏的违规兜售,商户们都在自己的店铺内微笑服务,这一切平静局面的背后,都是华山综合执法大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认真执法的结果。

一座山光辉形象的背后,是无数华山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坚韧、坚强的努力。世界之大,他们五湖四海结缘华山。如果生命如歌,他们就是华山上最美的音符;如果世界是一片汪洋,他们就是与华山同舟共渡人之人。

华夏之根

华夏之根

标签:索道 游客 景区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