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园博馆未来运营的可行之路

2013年11月27日 22:10
来源:北京商报

园博馆内景

园博馆内景

为期半年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近日正式闭幕。在园博园休园期间,位于北京园博园内的国内首座国家级园林主题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以下简称“园博馆”)将作为公益性永久文化机构独立运行,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虽然作为文化博物馆园博馆将独立运行,不过对于园博馆未来具体的运营方案,似乎目前还尚未成型。园博馆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园博会刚结束,园博馆的工作也在调整转变之中,园博馆在这段时间的运转与园博会期间总体上保持一致,部分安排会有一些调整。作为颇具特色的园博馆来说,未来究竟如何运作值得思考。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对园博馆的未来经营模式总结出三种可行的发展思路。

 思路一:公益之路

园博馆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本月19日,园博馆出台了新的参观游览政策:一、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接待情况和行业惯例,将星期一设为闭馆日;二、今园博馆无需预约,观众可以免费参观游览;三、在馆内增设导览咨询、应急帮助、语言翻译、秩序疏导、参观线路设计等便民服务;四、未来园博馆将对外开放讲解服务;五、馆内还增设了智能导览系统。

今年7月,财政部印发了《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指出,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补助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经费支出,鼓励改善陈列布展,支持重点博物馆提升服务能力,对免费开放工作成绩突出的省份给予奖励。《暂行办法》出台落实后,博物馆在免费面向观众开放的同时,政府对博物馆进行财政补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王馨欣表示,博物馆面向社会大众承担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社会教育,二是科学研究。正是这两个非盈利性的功能,公益性的道路更适合园博馆今后的发展。除了常规的园林主题陈列展之外,在临展厅策划一些与园林主题相关的公益性展览,两者相得益彰。此外,园博馆还可以发展成为学校的教育基地等,实现社会教育的功能。

 思路二:半公益半商业化运作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会展专业副教授王春才表示,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机构,园博馆承担了集中展示和传承中国园林艺术,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履行展示、收藏、科研、教育、服务等博物馆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博馆一定的公益性质。另一方面,王春才指出,园博馆日常的运营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所以,在王春才看来,在一定成本支出基础上,园博馆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一部分商业化运作,例如对外进行场地出租。在临展厅举办展览的间隔期,筛选举办一些商业性质但与园林文化相关的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此外,一些博物馆也会通过售卖一些创意礼品来多元化场馆收入。这种方式在一些博物馆内已经很常见。创意礼品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由园博馆自己组织研发团队,开发一些园林文化主题的创意礼品,另一种是代售一些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创意礼品,园博馆进行利润提成。通过半公益半商业化运作,园博馆既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也能够多元化场馆收入。

思路三:完全市场化运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高凌江表示,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博物馆都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美国的博物馆无论是公立博物馆还是私立博物馆,大型博物馆还是小型博物馆,其在展览策划、资金筹措、团队组织、市场开发与拓展等方面都采用了企业化的经营理念,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一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在经营中无论是直接收入,还是作为旅游项目配套带来的间接收入,都给国家和博物馆带来了巨大收益。

高凌江认为,对于园博馆而言,同样可以借鉴这种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保持园博馆园林文化主题定位的同时,对于馆内的运营采取市场化运作,由场馆自负盈亏。北京商报记者 韩金萍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