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感受古国的文化色彩(组图)
2010年04月27日 18:11 《世界》 】 【打印共有评论0

开罗大街上的警察

哈比比!China 哈比比!

走进开罗机场,绕过头戴黑色贝雷帽、脚蹬黑色陆战靴、手持AK-47的旅游警察,我们直奔预先定好的道奇凯领Caravan MPV。嘿,真是一副地道的美国车身板儿:5米多的车长、近2米的宽度,高度倾斜的风挡玻璃,以及颇具野性的格栅,使整个车身线条看起来相当平滑,气质又带点儿霸道,不愧是北美蝉联20年的销售冠军车!

正当我打算伸手抚摸一下Caravan MPV深蓝色的“肌肤”,一个皮肤黝黑、像警察一样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埃及男人突然从车后现身,他伸开手臂扑向我们,露出一口雪白牙齿。这阵势弄得我们有点懵,在我们犹豫着是否该转身逃跑之前,他已经不由分说地将我们拉住,并且劈手夺过我们的行李,口中大叫着:“哈比比!China哈比比!”

在中国式英语与阿拉伯式英语的一阵混战之后,局势终于明朗: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司机穆罕默德。早在出发前,我们已得知外国游客想在埃及独自驾车比较困难—限制条件多,旅游警察们也过于负责。因而,在预定道奇凯领的同时,我们也预定了一位司机,打算多数路程请他驾驶,路况好时自己再一试身手。为此,我们只需额外负担司机在旅途中的费用,以及根据心情额外付小费即可。

把我们的行李扔进了巨大的后备厢,穆罕默德用遥控器打开车门。我探进头去,发觉凯领Caravan的内部空间宽敞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宽厚的真皮座椅使我联想到80年代大企业会议室中舒适硕大的沙发;车内的娱乐配置也极为丰富,除单碟DVD+6CD换碟机之外,还有一台7英寸大的吸顶式LCD后拍娱乐系统;看来,这次旅途应该是愉快的??

“啪啪”的声音打断了我的畅想,穆罕默德正坐在驾驶座上自豪拍打着方向盘:“感觉不错,嗯?看它多结实多优美啊,我把它叫做我的“公羊”!嘿,咱们走吧,公羊!”

道奇凯领流畅划了个弧线,驶出机场,我们则窝在后座里,为这个司机丰富的想象力而面面相觑。在路上我们得知,穆罕默德嘴里的“哈比比”意思应该比朋友更亲密些,类似于“哥们儿”、“亲爱的”。于是,在埃及,熟悉的名字暂时离我们远去,正如道奇凯领变成了“公羊”,我和同伴变成了“哈比比!china哈比比!”

与在飞机上看到的零乱建筑物不同,开罗机场两旁的建筑相对较好一些,有模有样。穆罕默德告诉我们,那些建筑是当地达官显贵们的住所,因此,那里的士兵和警察都摆出全副武装的架势。车进市区不久,无数座高耸笔直的宣理塔提醒我们真的已置身于伊斯兰世界中。

很多人对阿拉伯人的评价是“不准时”,他们不喜欢严格的规章制度,开罗的交通让我们首次认识了埃及人的这一特性。在开罗的主干道上,很少能看到红绿灯,因为红绿灯对埃及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而为了解决十字路口让人头疼的交通问题,人们干脆取消了十字路口,来去只有两条单行线,马路中间拿花坛或别的东西当隔离,每过一段路就设一个左转弯区,以便转到反方向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孟欢欢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